橄榄核手串的串制需结合传统工艺与实用技巧,具体方法如下:
1. 打孔定位
橄榄核两端需精准打孔,孔径1.5mm-2mm为宜,避免偏离中心导致开裂。专业工具推荐使用台钻配合钨钢钻头,手持电钻易造成核体崩裂。孔道需保持平直,方便后续穿线。
2. 选线与配饰
- 线材选择:高弹力水晶线(0.8mm)适合无缝串制,无弹力线如台湾丝线(蜡质)更耐久但需打结固定。
- 隔珠搭配:南红、蜜蜡隔片可缓冲核间摩擦,银质佛头作收尾既美观又能防止滑脱。
3. 串制手法
- 双线对穿法可增强牢固性,每穿入3-4颗核后回穿一次形成锁扣结构。
- 核间可加扁平椰壳垫片,减少橄榄核凸起纹路的相互磨损。
4. 收尾处理
弹力线建议藏结法:末端打三重死结后滴速干胶,将线结拉入相邻核的孔道内隐藏。无弹力线可用凤尾结收尾,搭配弟子珠增强垂坠感。
5. 保养要点
新串初期避免汗渍浸泡,每日用棉布盘玩30分钟促进包浆。长期存放时置于密封袋,放置天然樟木碎屑防蛀。北方地区冬季需定期涂抹橄榄油防干裂。
6. 进阶技巧
异形核(如葫芦核)需定制套管定位;镂空雕核建议内穿软硅胶管支撑;双线并排穿法适合1.8cm以上大核,需预留5%收缩空间。
橄榄核的密度与油性会随时间变化,定期检查线材老化情况,建议每18个月更换一次。核雕手串的串法直接影响盘玩效果,需根据雕工深浅调整核间距,高浮雕作品间隔至少2mm以防互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