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缮是一种源自日本的传统瓷器修复工艺,主要用于修复破损的陶瓷器、漆器等物件。它起源于15世纪的日本室町时代,受中国漆艺影响发展而来,后形成独特的“侘寂”美学风格。
金缮的核心技术特点包括:
1. 天然材质:使用生漆(天然树脂)作为粘合剂,混合面粉或米粉制成黏合基础,最后以金粉、银粉或铂粉装饰裂纹。
2. 哲学内涵:体现“残缺之美”(侘び寂び),认为修复痕迹是器物历史的一部分,反而增加其艺术价值。
3. 工艺分类:分为“本漆缮”(纯天然材料)和“合成漆缮”(现代化学漆改良),前者更传统但耗时数月,后者效率更高。
4. 扩展应用:除瓷器外,也用于陶器、琉璃、玉器甚至木器的修复。
对比中国的锔瓷工艺(用金属钉修补),金缮更强调视觉艺术性而非单纯功能性。18世纪后,金缮技术随日本茶道文化传播至欧洲,影响了西方文物修复理念。现代高端文物修复中,常结合金缮与科学检测技术,例如先用X光定位内部裂纹再实施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