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奇石 >> 百科详情

黄山奇石介绍手账本

2025-06-05 奇石 责编:奇石百科 4747浏览

黄山奇石是黄山"四绝"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燕山期花岗岩地质构造,经冰川侵蚀和风化作用雕琢而成。其独特造型蕴含丰富的地质学、气象学成因,具有极高的美学与科研价值。以下是黄山代表性奇石的系统分析:

黄山奇石介绍手账本

1. 飞来石

位于光明顶西北方,高12米、长7.5米的玄武岩柱状体,底部接触面不足10平方米,重心投影完全落在基岩上。地质考证表明,这是第四纪冰川移动带来的漂砾,花岗岩体与基岩成分差异显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黄山日记》中记载其"突立峰头,见根不见趾"。

2. 猴子观海

北海景区海拔1700米的峰顶花岗岩风化体,形似灵猴蹲坐。岩石节理发育形成三道天然裂隙,将巨石分割成猴头、躯干和基座三部分。云雾缭绕时,岩体因光线折射会产生动态视觉效果,清代画家石涛曾以此为题材创作《黄山八胜图》。

3. 梦笔生花

散花坞的柱状花岗岩体,高44米,顶部寄生一株百年黄山松。该景观形成原理包含:垂直节理发育形成柱体,差异风化造就尖顶,植物根系加速表层剥蚀。1982年原松枯死后,景区采用仿生技术植入人工仿制品,2017年更换为活体松苗。

4. 仙人指路

云谷寺至白鹅岭途中花岗岩风化残余,高约9米。岩石中长石矿物定向排列形成竖向纹理,经球状风化后呈现人形轮廓。明代万历年间已有文字记载,清初画家弘仁的《黄山图册》详细描绘了其形态演变。

地质特征解析:

岩性构成:主要为中细粒斑状花岗岩,含黑云母、钾长石和石英

形成机制:先经历垂直节理发育,后受冻融风化、球状风化和生物风化共同作用

气候影响:年均250天雾日加速化学风化,昼夜温差导致热胀冷缩剥离

观赏建议:

最佳观测时间在日出后2小时内,此时低角度光照能增强岩石立体感。冬季雪后可见雾凇覆盖的"石凇"奇观,夏季雨后易出现云海衬托的动态景观。建议携带偏光镜观察岩石矿物反光,使用指南针测量主要节理走向。

文化价值:

黄山奇石承载着中国传统"瘦皱漏透"的赏石美学,自唐宋以来见于300余部诗文典籍。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评估报告特别指出:"黄山的天然雕塑花园展示了非凡的地球演化例证"。现有53处命名奇石中,31处具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园林奇石观赏石有哪些特点园林奇石观赏石作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元素,承载着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双重价值。自古以来,奇石被文人墨客视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其独特的自然形态与文化寓意共同构成了园林景
    2025-10-23 奇石 3683浏览
  • 英德腾飞奇石园林作为中国现代园林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代表作品,近年来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英德腾飞奇石园林进行专业解析,结合结构化数据与延伸内容,全面呈现其
    2025-10-22 奇石 9165浏览
栏目推荐
  • 奇石小品石是天然形成的、体量较小的观赏石,通常尺寸在几厘米至二十厘米之间,以独特造型、纹理或色彩展现自然艺术美感。其核心价值在于“小中见大”,通过微观形态体现自然意趣或人文意境。以下是其特点与相关知识
    2025-09-16 奇石 575浏览
  • 博湖县奇石学校作为一所注重素质教育的特色学校,其课程设计结合了国家标准课程与地方文化特色,以下是其课程体系的详细分析: 一、基础课程安排1. 国家规定学科课程 - 语文、数学、英语每周各5-6课时,教材采用人教版
    2025-09-16 奇石 6680浏览
  • 硅胶模具制作奇石底座的步骤如下:1. 选择硅胶模具类型 根据奇石的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两部分(两片式)硅胶模具或整体式模具。两片式模具适合复杂形状的奇石,便于脱模;整体式模具适合简单形状,操作更简便。建议
    2025-09-16 奇石 4882浏览
全站推荐
  • 油画棒紫色系列油画是一种以紫色为核心色调的艺术创作形式,广泛应用于现代绘画领域。紫色作为色彩中的独特存在,既有冷调的神秘感,又有暖调的高贵气质。本文将系统探讨油画棒紫色系列油画的创作特性、技法分类及艺
    2025-10-24 油画 5991浏览
  • 苏州哪家典当行收字画的好?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和民间藏品的增多,字画作为高价值物品逐渐成为典当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字画典当需求尤为旺盛。然而,由于字画的特殊性和专业
    2025-10-24 字画 9083浏览
  • 喜欢深夜作画的画家是在艺术创作领域,有许多画家选择在深夜进行创作。这种独特的创作时间不仅与个人作息习惯相关,更涉及到艺术心理学、生理节律、创作灵感的多维度因素。本文将通过结构化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并深入
    2025-10-24 画家 9317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