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油画风调色的核心在于强化色彩层次、增加画面质感并模拟油画的笔触效果。以下为具体方法及扩展知识:
1. 基础色彩调整
- 色温偏暖:适当提升色温(5000K以上),增加黄色/橙色基调,模拟古典油画的暖调特性;
- 降低饱和度:将整体饱和度下调10%-15%,避免数码感过强,营造复古氛围;
- 分离色调:高光加暖黄(色相约45°),阴影加青蓝(色相约210°),增强色彩对比。
2. 明暗与对比度
- S形曲线:RGB曲线拉出轻微S形,提亮高光、压暗阴影,增强动态范围;
- 降低黑色阶:将黑色阶滑块左移5-10,避免死黑,保留油画阴影的透明感;
- 柔光层叠加:复制图层后应用“柔光”混合模式,透明度30%-50%,提升画面厚重感。
3. 模拟油画质感
- 纹理叠加:导入帆布或裂纹纹理,混合模式选“叠加”或“柔光”,不透明度20%-30%;
- 笔触滤镜:使用PS“滤镜库-艺术效果-干画笔”或“绘画涂抹”,参数建议:笔刷大小2-3,细节5-8;
- 手动添加笔触:用“混合器画笔工具”局部涂抹,模拟厚涂颜料的堆积效果。
4. 细节处理
- 边缘强化:应用“智能锐化”或“高反差保留”(半径1-2像素),突出笔触轮廓;
- 降低清晰度:轻微减少清晰度(-5到-10),柔化边缘过渡,避免过于锐利;
- 噪点添加:叠加1%-2%的单色噪点,模拟画布颗粒。
5. 色彩科学扩展
- 古典油画色谱:传统油画以赭石、土黄、群青为主,可针对性地在HSL工具中强化这些色调;
- 光线模拟:用径向滤镜局部提亮画面中心,模仿古典绘画的“聚光效应”;
- 媒介质参考:亚麻籽油调色会自然氧化发黄,可通过色调分离模拟年代感。
6. 工具替代方案
- 手机APP推荐:Snapseed用“曲线+粗粒胶片”、Lightroom Mobile的“预设校准”;
- 快速预设:VSCO的A4或KK2滤镜,叠加纹理插件(如Topaz Impression)。
注意:最终效果需结合原图光线条件调整,暗调场景可尝试伦勃朗式光影,高调画面适合印象派风格。建议研究莫奈、梵高的典型用色规律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