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亦斌是当代紫砂壶工艺师中备受瞩目的名家,其制作的六方紫砂壶兼具传统技法和现代审美,具有以下特点与价值:
1. 器型设计
六方壶以几何线条为核心,棱角分明却不失流畅感,体现"方中寓圆"的紫砂美学。储亦斌的作品通常在口盖、壶嘴、壶把的衔接处展现高超的镶接工艺,确保六面均匀对称,旋转壶盖时可达到"面面俱合"的精密程度,这是判断做工优劣的重要标准。
2. 泥料选用
多采用黄龙山原矿紫砂泥,常见底槽清或段泥材质。储亦斌擅长通过不同泥料的收缩率控制烧制后的稳定性,六方器型因棱角多易开裂,对泥料陈腐时间和烧制温度要求极高,成品往往呈现温润的哑光质感。
3. 工艺难点
- 镶身筒技法:需将预先切割的六块泥片用脂泥拼接,考验作者对泥性的掌握
- 角度计算:每个面的倾斜度必须精确到60度,否则会影响整体平衡
- "三平"标准:要求壶口、壶盖、壶流顶部必须保持水平,方器中尤为难做
4. 装饰特征
储亦斌常在壶身刻绘金石文字或山水,刀法借鉴了篆刻中的"冲刀法",线条刚劲有力。部分作品会运用"嵌泥"工艺,在棱线处嵌入异色泥料突出立体感。
5. 市场价值
其六方壶真品通常在3-8万元区间,2019年拍出的一把"六方抽角壶"曾创下12.6万元纪录。与其他近现代名家(如曹婉芬、施小马)相比,储氏作品更强调线条的张力表现。
补充知识:明代时大彬已有六方壶传世,但当时多用木模成型。现代纯手工制作的六方壶需通过"虚驼子"(紫砂成型辅助工具)定位,储亦斌改良了传统工具,使棱线转折更为利落。这类器型因泡茶时茶叶舒展空间大,尤其适合冲泡武夷岩茶等高香型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