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中国古董收藏的重镇,聚集了一批深耕艺术品市场的顶级藏家与富豪。以下为部分知名人物及相关背景梳理:
1. 刘益谦与王薇夫妇
龙美术馆创始人,以激进拍卖行为闻名,曾以2.8亿港元购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3.48亿港元竞得永乐唐卡。其收藏涵盖古代书画、瓷器、现当代艺术,龙美术馆西岸馆藏品估值超百亿。
2.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创办人,专注高古瓷、明清家具领域,出版多部文物研究专著。其收藏体系以宋代瓷器、黄花梨家具为特色,曾公开表示"藏品数量足够建10座博物馆"。
3. 张宗宪(Robert Chang)
香港收藏家上海分支代表,专注明清官窑瓷器与翡翠,2006年以1.5亿港元拍得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碗。其妹张永珍亦为重要藏家。
4. 许健康
宝龙集团掌门人,宝龙美术馆拥有吴冠中、黄胄等名家作品,2021年以2.6亿元竞得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
5. 郑好
昊美术馆创始人,侧重当代艺术与装置收藏,但其"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等古代艺术品收藏亦属顶级。
市场特点分析:
1. 藏品偏好:海派藏家偏重书画(海派书画、古代名家)、明清官窑瓷、高古玉器三大门类,与北京以青铜器、碑帖为主的收藏形成对比。
2. 资本介入:新晋藏家多通过基金形式运作,如苏宁艺术基金、嘉禧文化基金等,推动藏品金融化。
3. 地下市场:襄阳路、东台路旧货市场虽已没落,但隐易仍存,高古玉、宋瓷等非公开交易规模难以统计。
据《中国民间文物艺术品传世工程》报告,上海资产超10亿的顶级藏家约20-30人,但多数选择低调。部分金融界人士如证大戴志康(已涉案)也曾是重要收藏家,其"喜玛拉雅美术馆"收藏大量西藏文物。
鉴定体系:
上海文物商店、上海博物馆专家团队长期为民间收藏提供鉴定服务,但近年"掌眼"费用已涨至单件5000-20000元。收藏圈层存在明显代际差异,老一辈强调"目鉴",新生代更依赖科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