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抛光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粗磨:使用低目数砂纸(如180-400目)打磨绿松石表面,去除明显的凹凸和不平整部分。务必保持砂纸湿润以减少摩擦热量,防止绿松石因高温开裂。
2. 中磨:换用中高目数砂纸(600-800目)进一步细磨,消除粗磨留下的划痕。此时绿松石表面应逐渐变得光滑,但仍需注意均匀施力,避免局部过度磨损。
3. 精磨:采用1000-3000目高目数砂纸或金刚石研磨膏进行精细打磨。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去除微小划痕,为后续抛光打下基础。可配合小型打磨机提高效率,但需控制转速避免过热。
4. 抛光:
- 机械抛光:使用羊毛轮或毡轮配合氧化铈、氧化铝抛光膏,以中低速打磨至镜面效果。注意抛光膏用量,过多会导致残留。
- 手工抛光:用鹿皮或棉布蘸取钻石粉(1-3微米)反复擦拭,适合形状复杂的雕件。此法耗时但能精准控制抛光区域。
5. 清洁与养护:
- 抛光后用超声波清洗机清除残留抛光剂,再用软布擦干。
- 涂抹无色婴儿油或专用宝石蜡养护,防止失水失色。镀膜处理的绿松石需避免接触酸性清洁剂。
扩展知识:
绿松石硬度较低(莫氏5-6级),抛光压力过大易导致结构损伤。含高瓷度的绿松石更适合高光抛光,而泡松建议哑光处理。
铜铁矿脉杂质较多的绿松石,抛光时可能出现色斑,需预先用草酸溶液局部处理。
古法抛光会使用木炭粉加橄榄油作为研磨剂,现代工艺多采用稀土抛光粉以提高效率。
切割成型阶段保留0.2mm余量可有效提升抛光成品率,角度误差需控制在±3°以内。
抛光质量可通过10倍放大镜检测,达标表面应无方向性划痕,且孔隙率低于0.5%。工业级抛光会采用磁流变抛光技术,但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