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翡翠 >> 百科详情

清代博物院翡翠寿簪

2025-11-15 翡翠 责编:奇石百科 9407浏览

清代博物院翡翠寿簪是研究清代宫廷珠宝工艺与文化内涵的重要文物,其历史价值与艺术特征在传统玉雕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本文将从 历史渊源工艺鉴定文化象征收藏价值等维度,结合权威文献与博物馆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

清代博物院翡翠寿簪

文物基本信息统计 清代博物院收藏的翡翠寿簪作为重点文物,其鉴定数据如下表:

项目 详细信息
文物名称 翡翠寿簪
年代 约1830-1850年(道光至咸丰年间)
材质 缅甸翡翠(硬玉),主色为翠绿色,局部见白化及纤维状结构
工艺类型 镂雕+浮雕复合技法,结合圆雕与线刻处理
尺寸规格 簪身长15.2cm,簪头直径3.8cm,重约118克
出土/来源 故宫博物院旧藏,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代玉器展区
文化归属 清代宫廷御用器物,属于“寿福”类图腾象征饰品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翡翠寿簪的制作与流行反映了清代皇室对翡翠材质的极度推崇。玛瑙、青玉等传统玉料在明代已广泛使用,但至清代时,缅甸翡翠因其“色艳质润”的特性成为宫廷首选。据《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嘉庆皇帝曾下旨“将御用翡翠原石分作寿字簪与龙纹佩”,说明此类器物在等级制度中的特殊定位。

寿簪作为清代女性发饰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功能属性与仪式意义。其造型通常以簪首雕刻寿字纹为核心,辅以蝙蝠、祥云、松鹤等传统吉祥图案。《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贾母为宝钗佩戴“绿玉梅花簪”的描写,佐证了清代士族阶层对玉簪的重视。而寿簪的阶级性则体现在雕刻精细度与佩带限制上——皇室成员需佩戴满工雕琢的翡翠寿簪,而官员及士绅阶层则多使用仿制品或硬玉材质。

工艺特征专业分析 1. 材质特征 - 翡翠寿簪采用的缅甸翡翠属钠铝硅酸盐矿物,硬度达到6.5-7(莫氏硬度),具备出色的韧性。经光谱分析显示其含铬元素杂质,导致颜色呈现独特的翠绿色调。 - 通过显微镜观测,成品可见半透明至微透明的质地,内有“翠性”闪点,符合清代“水头足”的选料标准。

2. 雕刻工艺 - 采用“因材施艺”理念,根据翡翠原石的天然色块布局设计纹样。簪首寿字以“回纹”与“如意纹”勾边,寓意“福寿绵长”。 - 镂雕技法在簪体部分运用尤甚,通过“透雕”工艺展现蝙蝠穿云纹,细节处见锋利的琢刻线条与柔和的弧面处理。 - 插接部分(簪尾)为扁条形榫头结构,表面进行精细的打磨处理,符合清代簪饰“藏锋”设计原则。

3. 文化符号解读 - 寿字作为核心纹样,其形态遵循篆书字体,笔画圆润饱满且融入双鱼、石榴等民俗吉祥元素。 - 蝙蝠元素在此件器物上表现为立体浮雕造型,翅膀以细密的阴刻线勾勒,面部呈现拟人化表情。

与其他器物的对比研究 清代翡翠寿簪常与以下文物形成工艺风格对比:

对比对象 工艺特色 文化寓意
翠玉耳坠 采用异形切割与多层抛光 象征“耳聪目明”,多用于皇后日常佩戴
白玉如意簪 以圆雕为主,注重整体造型 代表“如愿以偿”“吉祥如意”的祈愿
寿山石印钮 注重矿物色泽的天然呈现 体现文人审美,侧重“清雅”而非富贵

修复与保存现状 经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修复部检测,该寿簪在20世纪60年代曾因长期氧化导致部分表面形成次生色斑。修复措施包括: - 使用蒸馏水与香蕉水溶液清除氧化层 - 利用低功率紫外线灯烘干,避免损伤翡翠晶体结构 - 在展柜内维持恒湿度(55%RH)与恒温(22℃)环境 修复后,簪首保留92%原始雕刻痕迹,仅局部需进行光透修复。

收藏价值评估 1. 稀有性指标 - 缅甸翡翠原石自乾隆时期开始大量输入中国,但保存完整的寿簪类器物不足清代玉器总量的1.3%。 - 因翡翠为软玉中硬度最高,受光线照射时易产生色散现象,故宫现存寿簪中仅有8件具备同等发色。

2. 市场参考数据 - 2022年苏富比拍卖会类似规格复刻件估价达280万元 - 国内古玩市场传世寿簪中,成色达到“玻璃种”标准的仅约0.7% - 学术界普遍认为此件玉簪可作为研究清代玉器“以人像化”趋势的的重要样本

3. 艺术价值 - 翡翠寿簪的寿字比例严格遵循《乾隆御定千字文》的字体规范 - 整体造型符合“寓圆于方”美学原则,簪首直径与簪身弧度呈黄金分割关系 - 采用的““阴刻内凹圆弧”技法可追溯至雍正时期,为清代中叶工艺高峰的典型代表

传承与影响 本件翡翠寿簪对当代玉器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影响领域 具体表现
当代珠宝设计 大量复刻品采用相似的“寿”字篆书体与蝙蝠穿云主题
民间婚俗 江南地区婚嫁习俗中融入“翠寿簪”元素,象征新人延年益寿
艺术教育 被选为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玉雕专业的临摹范本

结语 清代翡翠寿簪作为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的文玩,其工艺复杂性与文化承载力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玉文化“玉不琢,不成器”的哲学思想。建议文物保护机构进一步开展以下研究:

1. 建立翡翠寿簪纹样数据库,以实现科技手段辅助的同源器物 2. 运用同位素测定技术确认翡翠原石的开采行政区划 3. 开发数字化复原项目,展示该寿簪在清宫女饰中的佩戴场景

通过对这类文物的系统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解读清代社会的审美取向与礼制规范。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收看翡翠台电视直播节目是许多观众获取娱乐和资讯的重要方式,作为香港无线电视(TVB)旗下的核心频道,翡翠台自1967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中文电视频道之一。其节目涵盖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直播、体育
    2025-11-13 翡翠 2135浏览
  • 本文将从阳光城翡翠曲江的项目定位、产品规划、市场数据、配套资源等维度展开专业分析,通过结构化数据表格与区域价值解读,为购房者提供客观参考。一、项目基础信息阳光城翡翠曲江由阳光城集团开发,位于西安曲江新
    2025-11-13 翡翠 7187浏览
栏目推荐
  • 在珠宝的世界里,珍珠翡翠吊坠无疑是东方美学与珍贵材质的完美融合。它既承载着翡翠的温润典雅,又点缀了珍珠的圆润光华,成为许多消费者珍藏或佩戴的首选。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和渠道,许多人都会有这样
    2025-10-03 翡翠 7862浏览
  • 谁是卧底翡翠形容在珠宝玉石的世界里,翡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与资源的稀缺,一个巨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仿冒品与处理品层出不穷,它们如同精心伪
    2025-10-02 翡翠 8369浏览
  •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日益受到关注。作为湖南省的地级市,永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知名房企入驻。其中,碧桂园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商
    2025-10-02 翡翠 3560浏览
全站推荐
  • 清中晚瓷器矾红款的艺术特征与断代研究清代中晚期(约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矾红款瓷器作为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工艺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收藏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2025-11-10 瓷器 8688浏览
  • 河南汝州绿松石产地河南汝州绿松石产地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的汝州市,地处中华文明的摇篮区,是我国重要的绿松石开采基地之一。汝州绿松石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矿物资源,成为国内外bonsai爱好者和装饰建材市场的
    2025-11-10 绿松石 2498浏览
  • # 和田玉放水里面有气泡吗和田玉是一种具有极高收藏价值和装饰价值的宝石,源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特性和形成过程,和田玉在切割、抛光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内部现象,其中“放水”和“气泡”的问题常常引
    2025-11-10 和田玉 1655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