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古董店确实会收购古董,但具体收购标准和流程因店铺而异。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点:
1. 品类偏好
沈阳的古董店对东北地区特色藏品更感兴趣,比如民国时期的奉天省造钱币、满铁相关文物、辽金时期器物、以及清末民初的东北老家具。明清瓷器、玉器、书画等主流古董也有市场,但高价值物品要求传承有序。
2. 鉴定要求
正规店铺会要求出具第三方鉴定证书(如中科院考古所鉴定),或由店内专家团队进行仪器检测(X荧光、拉曼光谱等)。民国以前的器物需特别注意文物法规定的禁售红线。
3. 估价因素
除了年代和品相,还会考虑东北地域收藏热点。比如张作霖时期相关文物在本地溢价较高,而江南文人器物可能需送至北京拍卖行才能体现价值。
4. 法律风险提示
出土文物(尤其是带有青膏泥或朱砂痕迹的)绝对不收。1949年后的重要历史文献(如初期东北局文件)需提供合法来源证明。
5. 渠道差异
沈阳道义市场的摊主收购偏向民俗杂项,而中山路的正规古董商则专注于高端精品。盛京古玩城等商场型店铺多采取代售模式。
6. 替代建议
高价值藏品(估价50万以上)建议先联系辽宁省文物交流中心或参加辽宁国拍的征集会。民国钱币、徽章类可考虑大连华夏典拍的专项拍卖。
当前东北古董市场存在明显的"洼地效应",明清民国家具价格仅为京津冀地区的60%-70%,但回流文物(如日本藏辽金文物)近期成交活跃。建议卖家多渠道比价,注意查看店铺的文物经营许可证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