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中国传统的玉石种类,主要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广义上也包括青海、俄罗斯、韩国等地出产的软玉。根据颜色、质地和产地的不同,和田玉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羊脂白玉
这是和田玉中的顶级品种,质地细腻温润,颜色呈脂白色或淡黄色,油脂感强,仿佛羊脂一般。新疆和田产的羊脂白玉尤为珍贵,历史上多为皇家御用。
2. 白玉
颜色比羊脂白玉稍逊,但仍属于上乘玉料,质地纯净,白度较高,透光性良好,是市场上常见的优质和田玉。
3. 青白玉
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颜色以青白色为主,质地细腻,油性较好,常被用于雕刻工艺品。
4. 青玉
颜色从淡青到深青不等,质地坚韧,产量较大,适合制作大型摆件或器皿。深青色的青玉有时会被误认为黑青玉。
5. 碧玉
以绿色为主,颜色从浅绿到深绿不等,常带有黑色斑点(铬铁矿杂质)。俄料碧玉颜色鲜艳,质地细腻,市场认可度高。
6. 黄口料
颜色呈黄绿色或淡黄色,质地细腻,油性较好,部分优质黄口料可接近黄玉的品质。
7. 墨玉
颜色深黑,通常由石墨包裹体致色,强光下透出绿色或深绿色。真正纯黑的墨玉较为罕见,市场上多为青玉底带墨点的“青花料”。
8. 糖玉
因铁元素沁染形成糖色,颜色从浅黄褐到深红褐不等。糖色与白色或青色玉质结合,常被巧雕利用。
9. 戈壁料
产自戈壁滩,经风沙打磨,表面有独特的风化纹,油性极佳,质感独特,属于和田玉中的特殊品种。
和田玉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种类,还与玉质、雕工、产区密切相关。新疆和田籽料因长期河水冲刷,质地更为细腻;俄料以碧玉闻名;青海料水头较足,但油性稍逊;韩料质地较粗,价值较低。此外,鉴定和田玉需关注其纤维交织结构、油脂光泽及硬度(莫氏6-6.5),避免与石英岩、岫玉等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