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古币 >> 百科详情

什么时候造的古币

2025-09-13 古币 责编:奇石百科 4350浏览

中国古币的铸造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发展历程跨越3000余年,不同时期的技术与形制特点鲜明:

什么时候造的古币

1. 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256年)

最早的货币为自然贝币,商晚期出现青铜仿制贝。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为布币(晋、韩等地)、刀币(齐、燕)、圜钱(秦)、蚁鼻钱(楚)等区域性货币体系。

2. 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货币,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确立外圆内方的形制标准,奠定后续2000年铸币基础。采用青铜范铸工艺,钱文小篆体。

3.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武帝发行五铢钱(前118年),重量精确,沿用至隋朝。新莽时期铸“货泉”“布泉”等,工艺精美,采用悬针篆字体。

4. 唐代(618年—907年)

唐高祖废五铢改“开元通宝”(621年),钱文欧阳询书,标志“通宝”体系开端。出现翻砂铸造法,产量提升。

5. 宋代(960年—1279年)

铸币技术达巅峰,年号钱制度化。出现对钱(篆隶成对)、铁钱、纸币交子。徽宗瘦金体“崇宁通宝”为艺术精品。

6. 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

明代推行“洪武通宝”,晚期流入西班牙银元。清代延续方孔钱,顺治确立五式钱制,光绪年间引入机器铸“龙洋”。

扩展知识

中亚地区曾出土汉唐钱币,反映丝绸之路商贸。

钱文中“重宝”多为当十等大钱,“元宝”常指白银货币。

鉴定古币需结合锈色、声音、文字风格等要素。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在古币收藏领域,"横扫千军"类稀世古币主要指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市场稀缺性的军事题材钱币,其特点与价值可从以下维度深入分析:一、历史背景类1. 战国时期"武字刀币":齐国铸造的"齐返邦长大刀",存世不足10枚,2017年嘉
    2025-09-07 古币 6825浏览
  • 咸丰古币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咸丰大钱(即当五十及以上面值)及部分稀有局铸币,以下是具体分析和拓展:1. 咸丰元宝当千(宝泉局/宝源局) - 清代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财政紧张,朝廷铸造高面值钱币应对
    2025-09-07 古币 7807浏览
栏目推荐
  • 齐齐哈尔的古币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交易特点,同时也需要注意相关收藏和交易规则:1. 龙沙公园周边古玩市场 这是齐齐哈尔较为集中的古钱币交易场所,每周六、日会有地摊集市,吸引
    2025-08-03 古币 7506浏览
  • 怀孕期间接触墓地出土的古币需谨慎,涉及文化禁忌、健康风险和法律规范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文化与民俗禁忌1. 阴气冲撞观念 传统民俗认为墓地为阴气聚集之地,出土物品可能携带“煞气”,尤其孕妇体质特
    2025-08-03 古币 1061浏览
  • 古币背面的设计讲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寓意与统治象征: 背面图案常体现政权合法性,如明清铜钱背面铸“满文”或“局名”,用以标示铸造机构及皇权控制。汉代五铢钱背面多素面无文,强调中央集权的统一
    2025-08-03 古币 6833浏览
全站推荐
  • 福禄寿古董铜像的鉴别需综合材质、工艺、包浆、款识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为详细鉴别方法:1. 材质分析 明清铜像多采用黄铜或青铜,含锌量较高,色泽偏黄。真品铜质细腻,手感沉甸,敲击声音清脆悠长;赝品常用现代合金
    2025-09-11 古董 4020浏览
  • 文山古董古心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重要的文化收藏与交易平台,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1. 区域特色与藏品类型 文山地处滇东南,多民族聚居的历史背景使其藏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常见藏品包括: - 青铜器:
    2025-09-11 古玩 8286浏览
  • 文玩名称的寓意融合了传统文化、工艺特征、材质特性及精神追求等多重内涵,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 材质象征 - 玉石类(如和田玉、翡翠):"玉"字本义为"石之美者",寓意君子之德,《礼记》载"君子比德于玉",象征仁、
    2025-09-11 文玩 1873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