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隔片(也称"壶承"或"茶漏")选择需兼顾美观性与功能性,以下是常见材质及特点分析:

1. 紫砂材质隔片
- 选用与原壶同矿料的紫砂制作,保证色泽与纹理协调统一。朱泥壶配朱泥隔片,段泥壶配段泥隔片,视觉上更具整体性。
- 紫砂具有微透气性,能保持茶汤风味,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积水导致吸附杂味。
2. 陶瓷隔片
- 青花瓷、汝窑等传统釉色能与紫砂形成古典雅致的对比。白瓷隔片方便观察茶汤颜色变化。
- 高温瓷密度高,不易残留茶渍,适合发酵茶类使用。
3. 金属材质
- 食品级304不锈钢耐用易清洁,现代感强。纯银隔片具有抑菌作用,适合普洱茶等后发酵茶。
- 需注意金属导热性强,沸水冲洗时需防烫伤。
4. 天然材质
- 竹木隔片(如楠竹、紫檀)自带天然纹理,但需定期更换以防霉变。
- 荷叶、丝瓜络等植物材质富有野趣,适合夏日绿茶冲泡,属一次性用品。
5. 玻璃隔片
- 高硼硅玻璃透明直观,可清晰观察茶叶舒展状态,尤其适合观赏型茶类。
- 需选择加厚工艺,避免冷热交替炸裂。
专业建议:
隔片孔径以3-5mm为宜,过密影响出汤,过疏易漏茶渣。
深色茶(如熟普)建议配浅色隔片,绿茶推荐用白瓷或玻璃突显茶色。
收藏级紫砂壶建议定制同料隔片,日常使用壶可尝试多种材质搭配不同茶席风格。
紫砂壶本身已是视觉焦点,隔片宜选用简约造型,避免繁复雕花喧宾夺主。无论何种材质,使用后需及时清洁晾干,长期存放建议分离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