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围内确实存在塑料材质的钱币(硬币),主要集中在纪念币和特殊用途货币领域,而非日常流通硬币。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塑料纪念币
- 澳大利亚:2012年发行全球首枚全塑料纪念币(面值5澳元),纪念该国议会成立100周年。采用聚合物基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内置防伪全息图案,重约3克,厚度2.5毫米。
- 加拿大:2017年发行彩色塑料镶件纪念币(面值10加元),庆祝联邦成立150周年。中心为镀金银环,嵌有枫叶形聚合物薄片。
2. 防伪技术整合
- 现代塑料硬币常结合激光微雕、荧光油墨等防伪技术。例如英国2015年"一战停战"纪念币在聚合物层中嵌入可变色光学元件。
3. 流通试验案例
- 罗马尼亚:2006年试产聚丙烯材质5巴尼硬币(相当于0.05列伊),但因耐磨性不足未大规模流通。
- 梵蒂冈:2019年发行欧盟成员国系列塑料硬币,采用三层复合结构(聚合物芯+金属镀层)。
4. 优缺点分析
- 优势:耐腐蚀(适合海岛国家)、重量轻(较金属币减重60%-70%)、设计自由度大。
- 劣势:熔点低(约160℃)、抗剪切强度不足(易被刀具破坏)、长期紫外线照射可能导致脆化。
5. 技术演进
第三代聚合物硬币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澳大利亚2019年发行的南极科考纪念币,在-40℃环境下仍保持韧性。
当前全球流通硬币仍以金属合金为主(占比约99.7%),塑料币更多承担技术验证和收藏功能。中国央行尚未发行任何塑料材质硬币,但已在1999年发行过聚合物材质的纪念钞(50周年纪念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