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书画知识 >> 国画 >> 百科详情

形容中国画之美的诗词

2025-09-06 国画 责编:奇石百科 3362浏览

中国画之美,古今文人墨客多有吟咏,其意境、笔墨、气韵皆可入诗。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

形容中国画之美的诗词

1. 意境之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道出中国画"以虚代实"的留白妙谛。宋徽宗"踏花归去马蹄香"以蝴蝶追蹄入画,更显诗词与绘画的"诗画一体"境界。水墨氤氲间,一叶扁舟、半角远山,引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千年遐思。

2. 笔墨之韵

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实则点破"骨法用笔"的精髓。明代徐渭题墨荷:"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狂草般的泼墨,恰是文人画"逸笔草草,写胸中逸气"的注脚。

3. 四时之趣

郭熙《林泉高致》云:"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此般意境常见于画跋。沈周题《庐山高图》:"山耶云耶远莫知",将米氏云山的朦胧墨韵与诗意交融。至若八大山人"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枯荷孤禽,则是以减笔写尽萧瑟。

4. 人文之思

赵孟頫《鹊华秋》题诗:"齐州九点烟,历历树上月",将地理风物升华为文化符号。文徵明"坐看青竹变琼枝"(《雪景山水》),暗含道家"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哲学。近代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的题画句,更成为写意美学的核心表述。

知识延伸

中国画题款艺术始于北宋,苏轼、米芾常以行草题诗,至元代形成"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传统。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文人画更重笔墨意境。清代石涛"一画论"谓:"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揭示了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本质。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国画颜料如何调出杏色杏色作为国画中常见的暖色调,在花鸟、人物、山水等题材中都有广泛应用。其色相介于红与黄之间,具有明亮柔和的视觉效果。本文将从专业角度解析杏色的调制方法、颜料基理及应用技巧。一、杏色理
    2025-11-03 国画 7835浏览
  • 四川国画展览有哪些国画?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其国画展览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更融合了蜀派的独特美学。近年来,四川国画展览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为特点,呈现出多
    2025-10-31 国画 7877浏览
栏目推荐
  • 国画凌霄花的画法凌霄花,学名Campsis grandiflora,又名紫葳、女藏花,是中国传统花卉题材中的重要一员,以其攀援生长、花朵艳丽、寓意吉祥而深受画家喜爱。在国画中,凌霄花常被赋予“志存高远”、“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
    2025-09-29 国画 342浏览
  • 中国画颜料风景画星空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漫长历史中,星空主题虽不如山水花鸟常见,却以其深邃与神秘吸引着无数画家。使用中国画颜料创作风景画中的星空,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捕捉,更是技法与哲思的融合。本文将深入探
    2025-09-29 国画 3739浏览
  • 王翚山水画国画精品在中国绘画史的璀璨星空中,清初“四王”无疑是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他们承袭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以摹古为主旨,将文人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
    2025-09-29 国画 6385浏览
全站推荐
  • 用玉石打造灯具的电影 在当今环保和可持续设计的浪潮中,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探索创新材料和技术。本文以“用玉石打造灯具的电影”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概念的电影化表现。文章将基于专业搜索,结合玉石的特
    2025-11-03 玉石 3262浏览
  • 网线水晶头哪种钳子好拆——专业选购指南:从参数到实测当网络布线遇到水晶头拆解难题时,选择一款专业工具是解决工程痛点的关键。本文从技术标准、品牌认证、实测数据三个维度,为线缆工程师提供专业选购方案。---###
    2025-11-03 水晶 4614浏览
  • 手串怎么才能串的紧?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手串爱好者。其实,所谓的"串得紧"并非是为了追求极致的紧绷手感,而是让你的手串在美观大方的基础上,佩戴更加稳固,不易滑动,同时佩戴过程中也不会感觉不适或者过紧勒手。
    2025-11-03 手串 9005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