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龙江大讲堂高卉民:以笔墨传递文化薪火
在黑龙江的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书画龙江大讲堂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该讲堂近年来通过邀请多位艺术名家进行专题讲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其中,高卉民作为主讲人之一,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龙江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成为这一文化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高卉民,1985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自幼受家庭熏陶,其父高天如为著名书法家,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他于200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师从李燕教授,系统学习书画理论与实践,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黑龙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地 | 黑龙江哈尔滨 |
学历 |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 |
现任职务 |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艺术成就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代表作品 | 《龙江风物图卷》《北国诗魂系列》 |
教学特色 | 融合传统技法与地域文化,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 |
社会贡献 | 推动黑龙江书法教育发展,培养青年艺术人才 |
高卉民在艺术创作中始终秉持"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理念,其作品既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又融入了北国雪原、松花江畔等黑龙江特色意象。他在龙江大讲堂的系列讲座中,特别强调书画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通过分析黑龙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引导学员发现本土文化的艺术价值。
在教学领域,高卉民开创了"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第一维度是传统碑帖临摹,第二维度是黑龙江地域文化研究,第三维度是现代艺术创新实践。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艺术教育中"脱离地域特色"与"忽视传统根基"的双重困境。据哈尔滨师范大学统计,他带领的团队已培养出200余名具有专业素养的书画人才,其中38人获得省级以上艺术奖项。
讲座主题 | 时间 | 受众人数 | 核心观点 |
---|---|---|---|
北国风骨:黑龙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 | 2021年4月 | 500人 | 强调山水画中"寒江独钓"的意象表达 |
墨韵传承:黑龙江书法艺术的当代发展 | 2022年9月 | 800人 | 提出"碑帖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 |
丹青正脉:中国画传统技法的继承与突破 | 2023年3月 | 1200人 | 注重工笔与写意画法的融合创新 |
艺术与乡愁:黑龙江民俗题材创作探索 | 2024年5月 | 950人 | 主张以艺术形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在文化传承方面,高卉民积极参与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主持的"黑龙江传统书画技艺数字化传承"项目,通过VR技术还原了"冰雪画派"的创作场景。该项目已收录12个少数民族传统绘画技法,开发出系列教学课程,被纳入黑龙江文旅厅重点文化工程。他的《北国诗魂系列》作品中,将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松花江冰雕等元素融入书画创作,形成了独特的"龙江画风"。
作为书画龙江大讲堂的核心讲师,高卉民的每一次讲座都堪称文化盛宴。他独创的"笔墨对话"教学法,通过现场示范与互动,让学员直观感受书画创作的精妙。在最近一次"书法与心境"主题讲座中,他以《道德经》为内容,用三个小时完成从临摹到创作的完整过程,现场观众达1200余人,创历史新高。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使学员不仅掌握了技术,更领悟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高卉民在推动艺术教育普及方面也作出显著贡献。他主导开发的"水墨游园"系列公益课程,累计培训了4000多名基层美术爱好者。这些课程采用"社区+学校"的双轨模式,结合黑龙江的冰雪特色,设计了"冰韵墨舞"等创新主题。通过这种方式,他让传统书画艺术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为黑龙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书画龙江大讲堂的创办,见证了黑龙江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而高卉民作为这一平台的关键人物,不仅用专业实力夯实了艺术教育的基础,更以创新思维拓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边界。他的努力使黑龙江逐渐形成特有的艺术风尚,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独特的地域智慧。
当前,高卉民正在筹备"百年龙江艺术史"专题讲座系列,计划通过系统梳理黑龙江近现代书画发展脉络,揭示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深层影响。这一系列讲座预计将覆盖10个专题,预计吸引超过2000人次参与,进一步深化书画龙江大讲堂在国内外的艺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