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较长的桃核制作手串时,可通过以下方法优化效果:
1. 分段切割
用线锯或小型电磨工具将桃核横向截断为1-1.5cm的短柱体,保留两端天然凹陷作穿绳孔。注意切割时喷水降温,避免高温破坏木质结构。
2. 研磨塑形
选用180-400目砂纸逐步打磨棱角,建议先粗磨定型后细磨抛光。异形核可加工成扁珠、桶珠或随形珠,长度超过2cm的核可雕刻为吊坠配件。
3. 孔道设计
使用0.8-1mm钻头打对穿孔,长核建议打三通孔增加稳定性。可在孔道内壁涂蜂蜡减少绳线磨损,孔径需比线径大0.3mm防止崩裂。
4. 配伍技巧
长核可与小尺寸圆珠间隔串制,采用"一核多珠"布局。参考藏式手串的隔片设计,用椰壳片或铜垫片缓冲不同形状的摩擦。
5. 特殊处理
高温蒸煮2小时可软化桃核便于塑形,阴干后硬度会恢复。长期把玩的核表面会形成包浆,颜色由浅黄渐变为琥珀色,定期刷橄榄油可加速氧化。
桃核密度达1.2g/cm³,制作时需考虑整体配重,单圈手串建议不超过15颗。对于异形长核,可设计为不对称布局或作为顶珠使用。我国北方野生山桃核更适合雕刻,南方毛桃核硬度较低适合直接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