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设计与制作》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邮票发展史(1840年英国黑便士起源到现代数字化趋势)
掌握邮票设计的六大要素:面值、主题图案、国名标注、齿孔技术、材质选择、防伪特征
学习各国特色邮票案例(如中国T46猴票、瑞士刺绣邮票、新西兰银箔邮票等)
2. 能力目标:
熟练运用设计软件(Illustrator/Photoshop)完成邮票版式设计
掌握凹版印刷、胶版印刷等不同印制工艺特点
培养主题创意表达能力(生肖、建筑、动植物等题材处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邮票的规范性设计(包括30×40mm标准尺寸、CMYK色彩模式、300dpi分辨率要求)
难点:微型艺术的表现技法(如何在方寸之间体现细节层次)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邮票放大镜、齿孔测量仪、紫外线验钞灯
2. 素材:历年最佳邮票设计作品高清图库
3. 软件:专业排版插件(如Stampomatic 3.0)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理论模块(120分钟)
邮政史专题:从驿站制度到现代邮政体系演变
设计规范详解:包括铭记位置、面值字体字号规定
特种工艺演示: hologram全息、雕刻凹版触感表现
2. 实践模块(180分钟)
分步骤实训:
① 主题构思(草图3套方案)
② 元素提炼(主图+辅助图形)
③ 技术实现(条形码生成、微缩文字嵌入)
模拟印刷:采用专色PANTONE调色实践
3. 评鉴环节
建立三维评价体系:
艺术性(40%)技术性(30%)创新性(20%)邮政实用性(10%)
组织模拟邮票拍卖会进行市场价值评估
五、扩展知识
1. 珍邮鉴赏:介绍"全国山河一片红""倒置的珍妮"等顶级藏品
2. 现代趋势:AR邮票技术、nft数字邮票的最新发展
3. 跨界应用:邮票在微型版画艺术中的延伸价值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生肖主题邮票系列设计(4枚/套)
2. 撰写500字设计说明(需包含文化内涵解读)
3. 收集分析不同国家的邮票铭记设计特点。
七、教学评估
采用"过程性评价+成果评价"双轨制,重点考察学生对于邮政规范的理解程度以及在限定空间内的艺术创造力,要求最终作品既能通过邮政部门技术审核,又具有收藏级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