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书画知识 >> 国画 >> 百科详情

端午节古人国画作品

2025-09-17 国画 责编:奇石百科 8371浏览

关于端午节题材的古代国画作品,在传统绘画史中虽不似春节、中秋般常见,但仍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创作脉络和典型案例。以下是具体分析:

端午节古人国画作品

1. 龙舟竞渡主题

宋代院画中已有表现端午龙舟的佚名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金明池争标图》虽以北宋皇家园林为主题,但其龙舟竞渡场景与端午习俗高度吻合。明代仇英《南都繁会图卷》中亦有民间赛龙舟段落,船只造型与人物动态极具文献价值。此类作品多采用高远构图,通过波浪纹与旌旗营造动势。

2. 民俗生活场景

清代徐扬《端阳故事图册》(现藏北京故宫)以八开册页系统描绘悬艾草、裹角黍等节俗,采用工笔重彩技法,衣纹用钉头鼠尾描,器物描绘参照《金石索》考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五毒"符号的刻画,蟾蜍、蜈蚣等形象采用没骨技法,体现驱疫禳灾的民俗心理。

3. 文人即兴创作

元代吴镇《屈子行吟图》虽已佚,但据《平生壮观》记载,其以泼墨法表现屈原"披发行吟泽畔"的意境。明代陈洪绶《饮酒读图》则以夸张的人物造型呈现士大夫阶层的端午雅集,假山石运用"鬼脸皴",案上菖蒲与酒器形成符号学隐喻。

4. 道教题材延伸

上海博物馆藏宋代《天师图》实与端午密切相关,天师执剑斩蛟形象暗合"恶月除毒"传统,画面中出现的朱砂、菖蒲剑等元素采用"一笔金"技法施以矿物颜料。此类作品常见于南宋道观壁画粉本。

5. 宫廷绘画表现

清乾隆时期《雍正十二月行乐图·端午》采用中西合璧画法,郎世宁参与指导的"线法画"技术生动再现了皇家射柳、赐扇等礼仪。画面中石榴花与蜀葵的设色可见蒋廷锡花鸟画影响,建筑透视则参照《工程做法则例》规制。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中国画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院校层次、地区差异、考试年份等具体情况分析,以下为关键要点: 1. 院校层次与分数线差异顶尖美院(如中国美院、中央美院):文化课(国家线)通常要求≥340分(满分50
    2025-09-13 国画 1016浏览
  •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画专业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反映出该校在传统艺术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教学成果。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背景、专业特色及行业意义:1. 教学体系优势 南师大美术学院依托百年师范教育传统,构建了
    2025-09-13 国画 8275浏览
栏目推荐
  • 国画与素描在表现手法和艺术目的上存在本质区别,但若探讨以国画技法表现素描效果的可能性,需从多维度分析:1. 材料与工具差异 国画使用宣纸、绢本、毛笔、墨汁与水溶性颜料,强调水性媒介的渗透与渲染;素描则以铅笔
    2025-08-09 国画 2559浏览
  • 国画荷花线稿与色稿的技法解析一、线稿绘制要点1. 骨法用笔原则中锋用笔勾勒花瓣外轮廓,线条需流畅圆润且富有弹性侧锋表现荷叶翻转处的虚实变化,注意顿挫节奏莲蓬结构线要挺劲有力,符合"绵里铁线"的审美要求2. 构图规
    2025-08-09 国画 111浏览
  • 国画松树上的白色点点在传统绘画中具有多重技法和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法表现 - 泼粉法:通过弹拨笔尖将溅洒至画面,模拟雪霁或霜露效果,需控制粉粒疏密以呼应构图。 - 点苔法:使用浓或蛤粉以
    2025-08-08 国画 9240浏览
全站推荐
  • 日本油画专业研究生的学制通常为2年制,属于硕士课程(修士课程),隶属于美术大学或综合大学的艺术研究科。以下是相关细节和扩展信息:1. 学制与学位 - 硕士课程(修士)一般为2年,完成需提交毕业创作与研究论文,
    2025-09-16 油画 1210浏览
  • 镜中之我:论自画像写作的构图艺术与精神投射自画像写作是一场穿越语言迷宫的自我探寻,是将内在生命图景投射于文字的创造。与画布上的颜料不同,文字的笔触穿透表象,直抵灵魂的幽微处。18世纪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在日
    2025-09-16 字画 7507浏览
  • 李萍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其作品以"清净高雅"的艺术风格在画坛独树一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传统技法的当代诠释1. 继承宋代院体画的精细勾勒与没骨技法,每平方厘米可达20余笔的丝毛技法表现禽鸟翎羽2.
    2025-09-16 画家 5706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