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著名的骆驼石景观,官方名称为"仙人峰骆驼石",位于北海景区狮子峰北侧,是黄山花岗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
1. 形态特征
由两块花岗岩巨岩天然叠置,形似双峰骆驼跪卧山巅。前石高3米,后石高5米,因风化剥蚀形成明显的节理缝隙,远观驼峰、驼颈、驼首俱全,尤其在云雾中更具动态美感。
2. 地质成因
形成于距今约1.28亿年的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经第四纪冰川作用及长期球状风化,垂直节理发育,最终沿裂隙崩解形成拟态景观。与"飞来石""猴子观海"等同属黄山"巧石"地貌体系。
3. 文化寓意
清代《黄山志》已有记载,相传为轩辕黄帝炼丹时神驼所化。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黄山时,曾将此石作为冰川遗迹研究的典型样本。
4. 最佳观赏点
清凉台、曙光亭为经典观测位置,冬季雪后或雨后初晴时节,岩石轮廓与云海形成"雪驼踏云"奇观。与之类似的还有西海大峡谷的"骆驼峰",但体量更大。
黄山现存名称包含"骆驼"的奇石共3处,除仙人峰骆驼石外,还有丹霞峰的"双驼石"和温泉景区的"骆驼过江",均为花岗岩差异风化形成的象形石景观。这类地貌的演化周期通常需要200万年以上,极具科研与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