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瓷器需综合考虑材质、工艺、釉色、器型、品牌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为专业选购指南:
一、材质鉴别
1. 瓷胎类型
- 高岭土瓷:首选景德镇高岭土烧制的瓷器,胎质细腻致密,透光性佳,敲击声音清脆。明清官窑多采用此类原料。
- 骨瓷:含30%以上动物骨粉,胎体轻薄透光,强度高,适合现饮器具。注意查看骨粉含量标识(45%以上为优质)。
- 炻器:介于陶与瓷之间,吸水率低于3%,适合日常粗用,如德式啤酒杯。
2. 胎体检测
用强光照射胎体观察均匀度,优质瓷透光无杂质;手指轻弹,高音清脆为硬质瓷,低音沉闷可能含杂质或烧成温度不足。
二、釉面工艺
1. 釉色品质
- 单色釉需观察发色均匀度,如霁红釉应以"宝石红"为佳,豇豆红需有渐变层次。
- 彩绘瓷器区分釉上彩(易磨损)、釉(高温二次烧成更耐久)、釉下彩(青花、釉里红等,最稳定)。
2. 瑕疵排查
用放大镜检查釉面有无"棕眼"(针孔)、"缩釉"(局部缺釉)、"惊裂"(冷却不当的暗纹)。釉上彩器物需重点观察金彩部分是否氧化脱落。
三、装饰工艺
1. 传统技法
- 青花看钴料发色,苏麻离青料有锡斑为元代特征,平等青呈淡雅为明成化特点。
- 斗彩需观察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的套色精准度,雍正时期工艺最为精细。
2. 现代工艺
贴花瓷器注意图案边缘是否有网格印痕,手绘作品应能看到笔触痕迹和颜料厚度变化。
四、器型标准
1. 传统器型
- 梅瓶需符合"口小颈短,肩宽胫瘦"的比例;
- 官窑碗类多有"压手"感,圈足修坯精细,常带"泥鳅背"特征。
2. 实用考量
茶具注意壶嘴、手柄与壶身的釉水连贯性,公道杯观察出水是否流畅无滴漏。
五、年代与收藏价值
1. 底款辨识
- 明清官窑款识有固定书写规范,如成化款"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釉色沉入胎骨。
- 民国瓷器常见"江西瓷业公司"款,新仿品釉面过于光亮。
2. 修复痕迹
用紫外灯检查修补部位,老瓷自然包浆与修补胶水荧光反应差异明显。
六、品牌与产地
1. 国内品牌
景德镇"春风祥玉"仿明青花、"九段烧"釉里红为当代高端代表;潮州"松发"主打出口级骨瓷。
2. 国际品牌
德国Meissen标志性Blue Onion系列需辨别手绘与贴花版本,日本Narumi骨瓷注意釉面硬度测试。
七、使用建议
1. 养护要点
- 避免骤冷骤热,金彩器物需手工擦洗;
- 长期存放时叠放需用软垫隔离,防止釉面摩擦。
2. 优化选购
拍卖行预展可接触馆藏级标本培养眼力,化学实验室可做XRF检测胎釉成分。
购买时应结合预算与用途,收藏级器物建议出具专业鉴定证书,普通日用瓷优先考虑铅镉溶出量达标产品。古玩市场谨防"做旧"瓷器,常见手法包括酸蚀褪光、烟熏染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