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课程体系是其传统优势学科,以"传统为基、兼容中西"为理念展开教学。课程核心涵盖以下板块:
一、基础训练体系
1. 笔墨技法课程
线性表达:包含十八描法(高古游丝描、铁线描等)及书法用笔训练,强调"骨法用笔"
水墨实验:积墨、破墨、泼墨等传统技法与现代材料结合实践
临摹课程:宋代院体画(如《溪山行旅图》)、元四家、明清文人画等经典范本研究
二、专业方向细分
1. 山水画方向
青绿山水技法(重彩)
南北宗理论实践
现代构成与传统章法的融合
2. 人物画方向
传统仕女画技法
现代主题性创作
没骨人物表现
3. 花鸟画方向
工笔重彩(五代黄筌体系)
大写意(徐渭、八大风格研究)
没骨花卉(恽寿平技法传承)
三、理论支撑课程
1. 中国古代画论精读(《历代名画记》《林泉高致》等)
2. 书画鉴定与材料学(宣纸、矿物颜料研究)
3. 东方美学专题(儒释道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四、拓展实践模块
1. 田野考察:敦煌壁画临摹、古代建筑写生
2. 当代艺术实验:数字水墨、装置艺术跨界
3. 大师工作坊:定期邀请故宫博物院专家现场示范
教学特色体现在"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传统技法传承(40%)、写生转化训练(30%)、创新思维培养(30%)。近年新增"新文科"交叉课程,如《中国画与虚拟现实表现》《传统颜料化学分析》等实验性课程。
学术资源方面,美院藏有明清书画珍本2000余件,颜料研究室保有传统矿物色样本180余种,敦煌壁画复原工作室配备专业临摹团队。毕业生多在国家级画院、文物修复机构及当代艺术领域发展,近年有37%毕业生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