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古币 >> 百科详情

古币的进率是多少

2025-08-08 古币 责编:奇石百科 6049浏览

古代货币的进制率因朝代和货币体系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中国历史上主要货币进制关系的详细分析:

古币的进率是多少

1. 秦汉时期

秦统一后推行"半两钱",以 24铢为1两(1两≈15.6克)。汉代继承秦制,但出现"五铢钱"后,1两=24铢的进制成为主流,维持了800余年。值得注意的是,汉代黄金以"斤"为单位(1斤=16两),用于大额交易。

2. 唐宋变革

唐代实行"开元通宝"改革,改用 10钱=1两 的新十进制(1钱≈4克),彻底废弃铢两制。宋代发展出复杂的纸币与金属币并行体系,但铜钱仍保持 1贯=1000文 的标准,实际流通中因"省陌制"常按770文折算。

3. 明清银两制度

白银成为主币后,形成 1两=10钱=100分=1000厘 的十进制。但实际存在"库平两"(国库标准,1两≈37.3克)、"关平两"(海关两,约37.8克)等差异。铜钱则保持 1两银≈1000文 的浮动比价。

4. 特殊进制现象

- 王莽时期曾推行"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复杂进制,包括1刀=5000钱等非常规比率。

- 清代新疆红钱采用"1当十钱"等地方性进制。

- 纸币如大明宝钞曾规定1贯=1000文=1两银,但后期严重贬值。

5. 重量与货币关系

古代货币进制多源于重量单位,如"两"本为重量,后发展为货币单位。唐代"钱"既是货币名称(1/10两),也是重量单位(1钱=10分),这种双重属性持续到近代。

这些进制演变反映了古代经济规模扩大、交易便捷性需求提升的历史进程,从最初的重量计量到抽象的币值概念,最终在清末被现代十进制货币体系取代。需注意考古发现中常有地方性特例,实际交易中还存在成色折扣、私铸减重等复杂情况。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随着文物收藏热潮的兴起,古币因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投资属性,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想要系统学习古币知识,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学习路径。本文将从专业学习渠道、课程体系、实践方法等多个维度,为古币爱好者
    2025-10-28 古币 9683浏览
  • “千仓万厢古币价值”这一说法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史记·货殖列传》,描述了古代货币流通繁荣的景象。古币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器型、材质和铭文上,更与存世量、历史背景及市场供需密切相关。本文将从专
    2025-10-28 古币 701浏览
栏目推荐
  • 袁大头银元是古币吗?对于许多刚刚踏入钱币收藏领域的新手而言,袁大头银元是否属于“古币”范畴,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古币”的定义,并从历史、专业标准和文化价值等多
    2025-09-24 古币 2704浏览
  • 常见收购古币玉器在收藏品市场中,古币和玉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两大类别。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因其稀缺性和艺术性而成为投资的热点。对于有意向收购这些藏品的爱好者而言,了解其专业知识和市场动态至
    2025-09-24 古币 6266浏览
  • 仙桃古币市场在哪儿对于钱币收藏爱好者而言,找到一个可靠、集中的交易市场至关重要。湖北省仙桃市作为江汉平原的文化重镇,其古玩钱币收藏市场虽不及一线城市规模宏大,但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聚集点。本文将为您
    2025-09-24 古币 6803浏览
全站推荐
  • 梅花报春字画寓意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神象征。作为岁寒三友之一,梅花不仅以傲雪凌霜的形态赢得文人墨客的青睐,更通过“报春”这一特质成为传递希望、坚韧与高洁品格的
    2025-10-25 字画 7291浏览
  •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书画收藏逐渐成为高净值人群关注的重点领域。书画收藏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更具有显著的投资属性。本文将围绕收藏书画作品上千幅画这一主题,从藏品数量、类型、鉴定方法、市场趋势
    2025-10-25 书画 4020浏览
  • 紫砂壶新紫砂壶怎么清洗是许多紫砂茶友在使用新壶时最为关注的问题。紫砂壶因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和良好的透气性,被广泛应用于茶道文化中。但新壶在烧制、运输、开箱过程中可能残留泥料、灰尘或异味,因此需要科学的
    2025-10-25 紫砂壶 3833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