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两会纪念币是为纪念2020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而发行的法定货币。以下是关于该纪念币的详细内容及相关扩展知识:
1. 发行背景与意义: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两会纪念币的发行旨在体现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纪念价值,同时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该套纪念币属于“重大政治题材”范畴,兼具收藏与宣传功能。
2. 纪念币规格与设计:
- 材质与面额:通常采用双金属材质(如黄铜合金),面额为10元,与现行流通硬币等值兑换。
- 图案设计:正面为国徽图案,并刊国名、年号;背面主景为两会标志性元素,如人民大会堂穹顶、橄榄枝等,辅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字样。部分版本可能包含防伪特征(如微缩文字、隐形雕刻)。
- 发行量:具体发行数量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确定,通常在数千万枚左右,分为普制币和精制币两类。
3. 收藏与市场价值:
- 溢价因素:实际价值受发行量、品相、市场供需影响。早期两会纪念币因发行量较少(如1980年代品种)可能升值显著,而近年发行量增大后市场溢价空间有限。
- 配套产品:部分央行授权机构会推出封装评级币(如NGC、PCGS认证)或套装礼盒,增强收藏属性。
4. 发行流程与兑换:
- 通过商业银行网点预约兑换,需持有效件按额度认购。部分地区支持线上预约,兑换期通常为公告后1-2周。
- 纪念币纳入流通管理,法律上可正常使用,但实际多被留存收藏。
5. 历史关联与延伸知识:
- 中国自1984年首次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以来,逐步形成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主题系列。两会主题纪念币的发行始于20世纪90年代,设计风格随时代变迁逐步现代化。
- 国际上,类似政治题材纪念币(如美国总统就职纪念币)多由中央银行或造币厂发行,但中国两会币因政治体制特殊性更具集中统一的象征意义。
6. 鉴别与保存建议:
- 真币边缘有连续丝齿,图案立体感强,常存在文字模糊、金属光泽异常等问题。
- 保存时建议使用专用硬币盒或真空封装,避免潮湿、酸碱介质接触。
第十三届全国两会纪念币作为政策性发行货币,其核心价值在于历史记录功能,需结合个人收藏偏好理性看待其投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