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书画知识 >> 书法 >> 百科详情

卢定山行书书法欣赏

2025-08-09 书法 责编:奇石百科 464浏览

卢定山的行书书法艺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审美,体现了深厚的笔墨功力与个性表达。其作品在笔法、结体、章法及意境营造上均有独到之处,值得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分析:

卢定山行书书法欣赏

1. 笔法特征

卢定山行书以二王体系为根基,中锋运笔为主,线条凝练而有弹性。起笔多藏锋,收笔或顿挫或引带,转折处常见方笔与圆笔交替,形成"折钗股"般的力度。其飞白处理自然,枯润对比强烈,如《古诗四帖》中虚实相生的笔画,展现了对速度与节奏的精妙把控。

2. 结体创新

突破传统行书平正之态,采用"斜画紧结"构图,单字重心常偏于右上,左放右收的态势明显。如"風"字右部刻意压缩,与左侧长撇形成张力。这种结构源自对米芾"欹侧取势"的改良,结合当代视觉艺术中的不平衡美感。

3. 章法布局

纵向取势明显,行距大于字距,营造疏朗通透的空间感。作品常见"群组化"处理,三至五字为一视觉单元,通过墨色浓淡与字形大小制造段落感。其手卷作品《赤壁赋》中,块面式的节奏划分借鉴了绘画构图原理。

4. 墨法探索

善用"涨墨"技法表现体积感,如"山"字下部渍墨晕染,模拟水墨画效果。枯笔飞白与饱墨形成"屋漏痕"般的自然肌理,这种对材料特性的挖掘反映了当代书法的实验性倾向。

5. 学术价值

卢定山提出"三度空间"理论(平面构成、笔墨层次、心理空间),将书法从二维展现扩展到多维感知。其1998年发表的《行书时空论》系统阐述了线条的"势能转换"原理,对当代书法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相关延伸

对比明代董其昌行书可见,卢定山减弱了淡墨虚笔的使用,强化了块面对比;相较于林散之的草书意趣,其作品更注重单字结构的完成度。这种"碑帖融合"的路径,实为对清代何绍基书风的当代演绎。

卢定山书法在拍卖市场表现稳健,2021年其六尺整张《李白诗》在香港嘉德以287万港元成交,反映学术界与收藏界的双重认可。需注意的是,其伪作常见于市面,真迹笔触的"屋漏痕"效果及印章的"金石味"是重要鉴定依据。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美术教资书法专业备考需从理论、技法、教学实践等多维度综合准备:一、理论基础部分1. 书法史脉络先秦甲骨金文体系(甲骨文、钟鼎文)秦汉书法转折(小篆规范化、隶变关键期)魏晋风度(二王体系建立)唐代法度(欧颜
    2025-08-01 书法 2354浏览
  • 磨剑书法家(杨剑)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其作品市场价值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艺术造诣、社会影响力、展览履历及市场需求等。以下从不同维度分析其市场行情及相关知识:1. 价格区间 - 普通小品(如四尺对开、斗方)
    2025-08-01 书法 8174浏览
栏目推荐
  • 瑞安墨林的书法老师应当具备以下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确保教学质量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性:1. 扎实的书法功底 教师需精通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对传统碑帖(如《兰亭序》《多宝塔碑》)有深入研究,同时能示范笔
    2025-07-11 书法 8287浏览
  • 陈振亚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其作品以深厚的传统功底和鲜明的个人风格著称。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书法艺术进行解析:一、艺术风格特征1. 笔法体系:以二王帖学为基础,融合北碑方笔技法,形成"帖为体、碑为用"的独特笔法
    2025-07-11 书法 4511浏览
  • 关于苦练书法的诗句及相关知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既体现书法艺术的追求,也反映练字的艰辛与执着。以下分类列举并拓展分析: 一、强调刻苦练习的诗句1. 王献之典故 《书谱》载:「羲之密从后掣其笔而
    2025-07-10 书法 1166浏览
全站推荐
  • 萧县花鸟奇石市场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一处集观赏、交易、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特色市场,主要经营花木、盆景、观赏鸟、奇石等商品。以下从市场概况、特色商品、文化背景及发展建议等方面展开说明:1. 市场概况 萧县花鸟奇
    2025-08-03 奇石 5468浏览
  • 梦境中在河里捡拾玉石,这一意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兼具心理学、文化象征和现实关联的意义。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心理学视角:潜意识的财富探索 - 自我价值认同:玉石在梦境中常象征隐藏的才能或未被发掘的潜力
    2025-08-03 玉石 4763浏览
  • 玉坠叶子吊坠与黄金吊坠的编绳工艺是一门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技艺,需要兼顾材质特性、佩戴舒适性及文化寓意。以下是详细要点及相关知识扩展:1. 材质选择与适配性 绳材类型: - 中国结线:常用72号或7号线,耐磨
    2025-08-03 吊坠 1757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