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历史上曾发行过与发型相关题材的邮票,但并非专门以"发型"为核心主题的独立邮票。以下是相关情况及扩展信息:
1. 民俗文化题材中的发型元素
- 2000年发行的《木兰从军》特种邮票(2000-4T),其中"北魏·木兰纺织"画面呈现了南北朝女性发髻。
- 2014年《红楼梦(一)》特种邮票中人物造型包含清代贵族发型特征。
- 少数民族题材邮票如《云南风光》《民族大团结》中可见傣族盘发、彝族英雄髻等发型。
2. 历史人物邮票中的发型表现
- 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中张衡、祖冲之等人物形象均严格参照当时历史发型。
- 1983年《京剧旦角》特种邮票完整呈现京剧贴片子、梳大头等传统戏曲发型。
3. 发型相关衍生邮品
- 2013年中国邮政推出《美丽中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部分地方邮政制作过包含民族发型的副票。
- 香港邮政2001年发行《香港时装节》邮票小型张,背景中有现代发型设计元素。
4. 发型文化在集邮领域的呈现
- 1986年T89《簪花仕女图》邮票展现了唐代宫廷发饰与发型的高度结合。
- 发型演变常作为"服饰史"专题集邮的重要组成,汉代堕马髻、唐代倭堕髻等均有邮品表现。
目前中国邮政尚未发行以"发型艺术"或"发式演变"为主题的专项邮票,但发型作为文化载体,始终是人物类、民俗类邮票的重要视觉元素。从考古发现的史前骨笄到清代铜镀金簪,这些与发型相关的文物也曾多次出现在文物主题邮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