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真和田玉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以下是专业且详细的鉴别方法:
1. 结构和质地
真和田玉以透闪石为主,质地细腻,结构呈纤维交织状,肉眼观察可见微小的云絮状纹理。高品质的和田玉(如羊脂玉)结构均匀,几乎无杂质。用强光手电侧光照射,内部结构均匀细腻者为真,若可见明显颗粒或松散结构,可能是仿制品。
2. 颜色与光泽
和田玉颜色丰富,常见白、青、黄、墨等色,其中羊脂白最为珍贵。真和田玉的色泽温润柔和,不带刺眼浮光,表面呈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染色仿制品颜色过于鲜艳或分布不均,边缘有染料堆积痕迹。
3. 密度和硬度
和田玉密度较高(2.9-3.1 g/cm³),手感沉重,掂量时有压手感。硬度为摩氏6-6.5,用小刀划不动,但玻璃或石英岩仿品可能被划伤。可通过测密度辅助鉴别:称重后排水法测体积,计算密度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4. 透明度
和田玉多为半透明至微透明,光线穿透时呈现柔和晕散。仿制品如乳化玻璃透明度往往过高或完全不通透。
5. 证书鉴定
正规机构(如NGTC)的鉴定证书是重要依据,需确认证书编号可查询,且与实物特征一致。注意证书上的“和田玉”仅指矿物成分,不区分产地,需结合其他方法判断。
6. 产地特征
新疆和田玉质地最佳,俄料偏干,青海料水透,韩料颜色发黄且结构松散。籽料常有天然皮色和汗毛孔状表面,山料则棱角分明。
7. 触感和声音
真和田玉触手冰凉且久握后温润,敲击声清脆悠长。塑料或树脂仿品手感温燥,声音沉闷。
8. 显微特征
专业鉴定下,真和田玉可见典型的毛毡状结构,而仿品如岫玉为层状结构,石英岩为粒状结构。
补充知识:部分商家用“广义和田玉”概念,将青海料、俄料等非新疆产透闪石玉统称和田玉,但价值差异显著。籽料皮色作假常见手法包括染色、做旧,需观察颜色是否自然渗入裂缝或孔隙。古玉鉴别还需结合工痕、包浆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