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石、石英、水晶和玛瑙都是二氧化硅(SiO₂)的矿物或变体,但在晶体结构、形态、形成条件和用途上有显著差异:
1. 硅石
硅石是二氧化硅的工业统称,包括结晶型(如石英)和非晶质(如蛋白石)。主要作为冶金辅料、玻璃原料和硅合金原料。高硅石可提炼半导体硅,是光伏和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中国山西、湖北等地有大型硅石矿床,通常以露天开采为主。
2. 石英
三方晶系矿物,摩氏硬度7,具有压电性和旋光性。可分为低温石英(α-石英)和高温石英(β-石英)。工业上用于制造石英玻璃、陶瓷釉料和高纯硅微粉。江苏东海是著名石英产地,其脉石英SiO₂含量可达99.9%。巴西的紫晶洞是典型高温热液矿床产物。
3. 水晶
单晶石英的宝石级变种,要求透明度高、包裹体少。紫晶因含铁致色,黄水晶多为紫晶热处理产物。合成水晶采用水热法生长,生长温度控制在300-400℃。当代鉴定需注意与方解石、玻璃的区分,主要观察双折射和导热性。
4. 玛瑙
隐晶质石英集合体,常见同心层状构造。染色玛瑙需注明处理方式,天然稀缺色(如蓝色)价值较高。辽宁阜新有著名的玛瑙雕刻传统。地质成因多与火山活动相关,二氧化硅在气孔中次生沉淀形成。现代研究显示部分玛瑙含有埃洛石等伴生矿物。
这些矿物在珠宝鉴定中需特别注意:水晶的冰裂和棉絮影响净度分级,玛瑙的纹带决定加工方向。工业应用时,石英的晶格缺陷会影响半导体性能,而硅石的粒度和杂质含量直接关系到耐火材料使用寿命。近年研究发现,某些玛瑙的微量元素组合可作为地层年代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