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和田玉 >> 百科详情

商周时代和田玉价格

2025-08-08 和田玉 责编:奇石百科 4346浏览

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256年)和田玉的价格问题受限于古代史料和考古证据的缺失,难以精确量化,但可通过以下多角度分析其价值体现:

商周时代和田玉价格

1. 政治象征与权力载体

商周时期和田玉被纳入"玉帛"礼制体系,成为王权与神权的核心象征。《周礼》记载,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玉器的形制、数量均有严格规定。例如,周天子祭祀时使用的"六瑞"(镇圭、桓圭等)多以和田玉制成,其价值远超实用意义,具有政权合法性的象征意义。

2. 跨地域流通的经济价值

考古发现显示,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750余件玉器中,和田玉占比超过40%,而新疆和田距离中原约4000公里。这种远距离运输依赖部落间中转贸易,运输成本极高。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曾以"匹马束丝"(一匹马加一束丝)交换五名奴隶,而优质和田玉器的交换价值可能数倍于此。

3. 工艺成本的叠加效应

商代已出现青铜砣具,但制作一件和田玉礼器仍需数月工期。如殷墟出土的10厘米玉戈,需经历选料、开片、琢磨、钻孔等30余道工序。参照《考工记》记载的"玉人"职守,高级匠人的劳动价值相当于普通工匠的5倍,这种人力成本会显著抬升玉器价格。

4. 考古发现的间接佐证

周原遗址发现的"玉器作坊"遗迹显示,王室垄断了和田玉加工。陕西韩城梁带村西周墓葬中,一件和田玉龙纹璜与青铜鼎同置棺内,而按周礼"天子九鼎"的规制,鼎的数量直接关联身份等级,说明该玉器的价值堪比礼器核心组件。

5. 文献中的价值比较

《诗经·卫风》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记载,"琼琚"即指和田玉佩饰。结合《管子》"玉起于禺氏"(禺氏指和田)的记述,说明当时和田玉器已是贵族间最高等级的馈赠品,其价值远超丝帛、车马等常规贵重物品。

需注意的是,古代玉石交易多体现为以物易物的特殊等价物形式。商代甲骨文中有"取玉于龠"(龠地为玉料产地)的记载,但未提及具体交换比例。西周金文中常见"赐贝卅朋"的记录,而同期玉器的赏赐数量远少于贝币,侧面反映其稀缺性。从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情况看,和田玉器仅见于诸侯级大墓,中小贵族墓随葬多为本地岫岩玉,这种等级差异进一步印证了和田玉的极高价值。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酸洗和田玉是一种常见的优化处理手段,主要用于掩盖玉料瑕疵或仿造高端籽料特征。以下是其主要特征及相关知识扩展:1. 表面光泽异常 酸洗后的和田玉表面常呈哑光或蜡状光泽,缺乏天然玉石的油润感。高浓度酸蚀会导致
    2025-08-05 和田玉 7328浏览
  • 和田玉蜂蜜水黄口是和田玉中一种独特的颜色品种,具有较高的收藏和市场价值。以下是关于此品类玉石的详细解析:1. 颜色特征 蜂蜜水黄口的色调介于浅黄至蜜糖间,色泽温润柔和,类似于稀释的蜂蜜水,带有半透明至微透明
    2025-08-05 和田玉 6619浏览
栏目推荐
  • 火烧和田玉直播间是指在网络直播中,通过高温火烧的方式快速鉴别和田玉真假的行为。这一操作本身存在争议,需从多个角度分析:1. 原理与目的 和田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熔点高达1600℃以上,普通打火机火焰温度(500
    2025-07-04 和田玉 3953浏览
  • 和田玉青花籽料中的黑点主要由以下因素形成:1. 石墨包裹体 青花籽料的黑色部分多由石墨致色,属于自然矿物包裹体。石墨呈点状、片状或云雾状分布,是主要致色原因。高品质青花料要求墨色聚而不散,黑点界限清晰。2
    2025-07-04 和田玉 8528浏览
  • 和田玉玉坠戴久了确实存在变黄的可能性,但需结合具体材质、保养方式和环境因素综合分析:1. 玉质因素 - 结构疏松的玉料:青海料、部分俄料等透闪石含量较低或结构较松的玉种,长期佩戴后汗液、油脂等有机物易渗入内
    2025-07-04 和田玉 2851浏览
全站推荐
  • 羊城虎年邮票的设计可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构思,融合地域文化与生肖主题:1. 核素结合 - 五羊雕像与岭南虎:主图可采用广州地标五羊雕像与动态猛虎结合的构图,虎的姿态可借鉴岭南画派传统笔法,体现威猛与祥瑞的双重
    2025-08-08 邮票 7400浏览
  • 1. 4/4拍(Common Time) 最常见的节奏型,广泛应用于流行、摇滚、电子等音乐风格。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适合营造稳定、平衡的律动感。衍生变体包括“ 切分节奏 ”(如Funk中的反拍强调)和“ Syncopatio
    2025-08-08 收藏 6049浏览
  • 文燡忠(1899—1967),字仲芳,现代中国画家,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早年师从吴昌硕弟子陈半丁,后入上海美专学习,与刘海粟、潘天寿等名家交往密切。其艺术风格融合海派写意与传统文人画精髓,尤擅花
    2025-08-08 国画 6724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