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玛瑙是一种常见的半宝石,因其独特的绿色和纹理受到喜爱,但市场上也存在许多仿制品。以下是辨别绿玛瑙真假的几点方法及相关知识:
1. 颜色观察
天然绿玛瑙的颜色通常不均匀,带有自然的色带或渐变,且色调偏柔和。假绿玛瑙颜色过于鲜艳、均匀,或呈现不自然的染料聚集(如裂隙处颜色加深)。染色处理的绿玛瑙在放大镜下可见颜色沿颗粒间隙分布。
2. 纹理与结构
天然绿玛瑙具有典型的隐晶质结构,质地细腻,常见平行条纹或同心环状纹理(如缟纹)。仿制品(如玻璃或塑料)纹理呆板,缺乏天然层次感,可能出现气泡或流动痕迹。
3. 透明度与光泽
天然绿玛瑙多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抛光后呈玻璃光泽。假玛瑙可能过于通透(如玻璃仿制)或光泽暗淡(如树脂)。染色玛瑙在强光下可能显现颜色浮于表面。
4. 硬度测试
绿玛瑙莫氏硬度为6.5-7,可用小刀轻划表面测试。真品无划痕,而塑料或玻璃仿品易受损。注意:测试需谨慎,避免破坏成品。
5. 温度感知
天然玛瑙导热较慢,触感冰凉且持久;塑料或树脂仿品温感较快,握持后易升温。
6. 放大检查
10倍放大镜下,天然玛瑙可见微小矿物包裹体或自然生长纹;染色品可能发现染料堆积或裂隙染色痕迹。合成材料则可能出现气泡或模具痕迹。
7. 密度测试
真玛瑙密度约2.6 g/cm³,可通过静水称重法粗略判断。仿制品(如玻璃密度2.5 g/cm³以下)手感可能偏轻。
8. 紫外线反应
部分染色玛瑙在紫外灯下会荧光反应,尤其使用有机染料的仿品。天然绿玛瑙通常无荧光或仅弱荧光。
扩展知识:
绿玛瑙的绿色多来自含镍或铬元素,也有通过加热或辐照改色的处理品。
巴西、印度是主要产地,不同产地的色调差异较大(如巴西绿较鲜艳,印度绿偏灰)。
“苔藓玛瑙”是含绿泥石包裹体的特殊品种,其纹理似植物,需注意与人工注入杂质的仿品区分。
市场常见仿品包括染色玉髓、玻璃、树脂及合成硅胶,高价品可能用天然基体染色冒充。
购买时可要求权威鉴定证书(如NGTC),避免听信“天然无处理”等模糊宣传。日常保养避免接触化学试剂,长时间暴晒可能导致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