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桃核的盘刷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工具,以下是详细的分类与技巧:
1. 初期清理阶段(带皮新核)
使用硬毛纳米刷或钢丝刷(0.1-0.2mm细丝)清除果肉残留和表皮杂质。操作时沿纹理单向刷,避免划伤筋线。新核清理后需阴干3-5天再进入下一阶段,防止开裂。
2. 中期抛光阶段(干燥后未包浆)
猪鬃刷是首选,其天然油脂可辅助上光,配合「三分盘七分刷」原则,每日刷30分钟,重点打磨棱角处。此阶段可交替使用软毛牙刷清理缝隙,持续约3个月直至表面呈玻璃底。
3. 包浆形成期(初步挂瓷后)
铜丝刷(细铜丝)可增强纹理深沟的抛光效果,配合「热刷法」——核桃微热时刷拭,促进蜡质层形成。每周2次,注意控制力度避免损伤已有包浆。
4. 玉化维护阶段(多年老核)
万毛刷或羚羊角刷用于精细保养,蘸少量核桃油(1滴/周)薄涂轻刷,避免油污堆积。此时以「养护性干刷」为主,维持表面通透度。
扩展知识:
夏季汗液多时建议改用塑料硬毛刷,避免有机刷毛吸汗导致反碱;
骨质桃核需避免金属刷,优先选用牦牛角刷减少静电吸附灰尘;
异形核(如脑纹)可使用超声波清洁仪辅助,但每年不超过2次以防结构损伤。
关键原则是「刷盘结合」,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红润透亮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