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题材的瓷器历来是收藏界的重点,尤其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因工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而备受追捧。以下列举几类高价值的钟馗瓷器及相关知识:
一、明代青花钟馗瓷
1. 嘉靖、万历青花钟馗人物罐
明代中晚期青花发色浓郁,钟馗形象常以夸张的动态呈现,如挥剑驱鬼或醉卧酒坛。嘉靖朝器物胎体厚重,釉面泛青,纹饰线条粗犷;万历时期多见开光构图,青花呈色蓝中泛紫。这类完整器在拍卖中可达数百万。
2. 永乐、宣德钟馗纹压手杯
罕见品种,多描绘钟馗与小鬼互动场景,釉面莹润,苏麻离青料晕染自然。2018年香港苏富比曾拍出一件宣德青花钟馗赏梅图杯,成交价超1200万港元。
二、清代彩瓷精品
1. 康熙五彩钟馗像
受陈洪绶版画影响,康熙五彩钟馗多袒腹持剑,红绿彩对比鲜明。胎质坚致,釉上蓝彩需二次烧制,工艺复杂。北京故宫藏"康熙五彩钟馗捉鬼图盘"为典型代表。
2. 雍正粉彩钟馗嫁妹瓶
结合珐琅彩技法,色调柔美,人物神态生动。雍正朝瓷绘钟馗常穿红袍,细节如胡须的"针状描"极见功力。2020年嘉德春拍一件高45cm的粉彩钟馗瓶以897万元成交。
3. 乾隆窑变釉钟馫塑像
采用钧窑技法,釉色流淌自然,多见紫红与月白交融。造型多取"钟馗拄剑"姿态,底部常有"乾隆年制"篆书款。现存完整塑像不足20件。
三、晚清文人瓷
1. 浅绛彩钟馗题材
程门、金品卿等画家将水墨技法融入瓷器,钟馗形象更显文人气息。常见题材有《钟馗夜游》《醉钟馗》,题跋书法与画面相得益彰。
2. "洪宪瓷"钟馫赏瓶
1916年郭世五监制的"居仁堂"款瓷器,彩料仿雍正粉彩,钟馗面部渲染立体,衣纹采用"洋彩"技法。真品存世稀少,单件价格常破500万元。
四、鉴定要点
1. 明代器物底足多粘砂,清代修胎规整;
2. 真品人物开脸传神,仿品往往表情呆板;
3. 明清官窑钟馗衣纹常带"钉头鼠尾描"笔意;
4. 注意后加彩现象,康熙五彩与光绪仿品可用显微观察区分。
五、市场趋势
近年高古瓷热度上升,宋代磁州窑、吉州窑的钟馗纹饰残器也突破百万元。日本藏家偏爱明末民窑青花钟馗,欧洲市场则聚焦清三代官窑。2019年伦敦邦瀚斯拍出的德化白瓷钟馗立像(何朝宗风格)以230万英镑创纪录。
特殊品类如光绪"大雅斋"款黄地粉彩钟馗花盆、民国"珠山八友"王琦绘钟馗瓷板,均属潜力品种。需要注意的是,元代磁州窑红绿彩钟馗罐虽残损率高,但学术价值重大,残片交易亦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