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的好坏辨别需要综合材质、颜色、质地、产地、优化处理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为专业鉴别要点:
1. 颜色
- 高品级绿松石呈现均匀的“天空蓝”或“波斯蓝”,颜色越纯净、饱和度高价值越高。
- 次级颜色包括蓝绿、浅绿,含铁量增加会导致绿色调加深,褐黄色调则为次品。
- 注意染色仿品:颜色浮于表面,缝隙处堆积,酒精擦拭可能脱色。
2. 质地与瓷度
- 瓷松(高瓷)质地致密,断面如陶瓷般光滑,硬度达5-6级莫氏硬度,碰撞声清脆。
- 泡松(低瓷)结构疏松,易碎,吸水性强,浸泡后颜色变深,硬度低于4级。
- 天然铁线分布应自然流畅,人工注胶的铁线边缘模糊,可能残留胶质光泽。
3. 优化处理鉴别
- 注胶/充填:紫外线灯下可见荧光反应,热针测试有塑料异味。
- 染色处理:放大观察颜色聚集在裂隙中,表面有“蜘蛛网状”色斑。
- 蜡封处理:表面油腻感强,温水浸泡后出现蜡层脱落或白霜。
4. 产地特征
- 湖北竹山云盖寺料以高瓷蓝著称,郧西产“菜籽黄”含锌致色。
- 美国睡美人矿松石颜色纯净但少铁线,波斯松石含黑色蛛网纹。
- 埃及松石多孔隙,墨西哥产石常带绿色调。
5. 其他检测手段
- 折射率测试:天然绿松石折射率1.61-1.65,玻璃仿品通常高于1.70。
- 密度检测:天然料密度2.6-2.9g/cm³,注胶处理品密度偏低。
- 显微镜观察:天然结构可见细粒结构,合成品有“麦片状”均匀颗粒。
6. 市场常见造假
- 吉尔森法合成松石:颜色过于均匀,放大可见气泡。
- 菱镁矿染色:盐酸测试会冒泡(含碳酸盐),天然绿松石无反应。
- 玻璃/塑料仿品:手感温差异明显,硬度测试易划伤。
保养须知:避免接触化妆品、汗液,长期暴晒会导致褪色。高瓷料可偶尔用纯净水擦拭,泡松需避免与水接触以防裂解。收藏级绿松石建议每2年用专用油养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