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书画知识 >> 国画 >> 百科详情

女性国画人物名画

2025-08-05 国画 责编:奇石百科 2296浏览

中国绘画史上女性题材的名作众多,在历代丹青妙手中尤显精妙。以下列举部分重要作品及相关扩展知识:

女性国画人物名画

1. 《女史箴图》(东晋·顾恺之)

现存大英博物馆的宋摹本,以张华《女史箴》为文本,勾勒宫廷女性的仪范。顾恺之"春蚕吐丝描"与"高古游丝描"技法影响深远,图中"冯媛挡熊"等场景展现了早期人物画的"传神"理念。唐代张彦远评其"紧劲联绵,循环超忽"。

2.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宋徽宗摹本)

描绘杨贵妃三姊虢国夫人的宫廷出游。原作已佚,现存辽宁省博物馆的宋代摹本保留了盛唐"绮罗人物"风格,马匹的"三白法"(白鼻、白蹄、白腹)与女性"丰颊肥体"的造型体现盛唐审美。

3.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

分段式构图展现贵族妇女"戏犬、赏花、扑蝶"等场景,纱衣的"粗纱罩体"画法与高髻簪花的时尚细节,印证了唐代"绮纨富贵"的美学追求。周昉开创的"水月观音"体式对佛教绘画影响深远。

4. 《挥扇仕女图》(唐·周昉)

长卷形式表现宫廷女性的慵懒情态,"秋扇见捐"的隐喻暗含宫怨主题。人物眉宇间的"愁色"与"丰肥体"造型形成张力,标志唐代仕女画从华丽向幽微的转变。

5. 《孟蜀宫伎图》(明·唐寅)

借鉴五代"周家样"风格,以"三白法"(额、鼻、下颌敷白)表现后蜀宫妓。衣纹的"铁线描"与设色技法体现明代文人画家对院体画的改造,题诗"莲花冠子道人衣"暗含讽喻。

6. 《黛玉葬花图》(清·改琦)

《红楼梦图咏》册页之一,以"兰叶描"表现林黛玉的纤弱之美。清代仕女画"风露清愁"的审美取向在此臻于极致,与费丹旭并称"改费"的瘦削造型影响海上画派。

扩展知识:

唐宋分野:唐代仕女多丰腴华贵,宋以后渐趋清瘦文弱,反映社会审美变迁

文人画影响:明代以后女性题材常承载政治隐喻,如陈洪绶《夔龙补衮图》

材质演进:从早期绢本重彩到明清纸本水墨,技法上"十八描"体系逐渐完善

地域特征:清代"扬州八怪"的黄慎以草书入画,海上画派任伯年融合西画透视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女性形象演变,更折射出不同时代的观念、绘画技法与社会风貌,构成中国人物画史的重要脉络。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国画树的画法齐白石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浩瀚星空中,齐白石无疑是一颗璀璨的巨星。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笔墨功力,将花鸟虫鱼、山水草木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其中,他对树木的描绘,虽非其最常被提及的主题,却同
    2025-09-22 国画 3275浏览
  • 巢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闻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巢湖地区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许多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常常询问:巢
    2025-09-22 国画 9988浏览
栏目推荐
  • 高考选择国画专业报考大专院校,主要取决于个人艺术基础、目标院校招生要求以及文化课成绩。以下是具体分析:1. 专业考试要求 多数开设国画专业的大专院校会单独组织美术校考或承认省级美术统考成绩。考试内容通常包
    2025-08-17 国画 3527浏览
  • 承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其作品以传统水墨为基础,融合现代审美元素,尤其在表现江南水乡和黄山云雾方面独具特色。近年来,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表现稳健,以下是部分拍卖记录及相关分析: 1. 2021年北京保利秋
    2025-08-17 国画 8883浏览
  • 牡丹国画四条屏的常见尺寸及专业解析如下:1. 常规尺寸 - 单条幅尺寸:四条屏通常由四幅竖幅画作组成,每条常见尺寸为 - 四尺对开(34.5×138cm):纵向对裁四尺整张(69×138cm)而成,适合悬挂于常规居室。 - 六尺
    2025-08-16 国画 5795浏览
全站推荐
  • 日本陶瓷艺术历史悠久,深受中国和朝鲜半岛技术影响,却又发展出独特的审美与工艺风格。在日本文化中,国宝(National Treasure)是最高级别的文化财产认定,代表着无与伦比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在陶瓷领域,被指定为国宝的作
    2025-09-21 瓷器 899浏览
  • 如何快速分辨绿松石真假绿松石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备受喜爱的宝石,因其独特的蓝色调和神秘的文化寓意,在珠宝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造假技术也日益精湛,许多消费者和收藏家都曾因无法准
    2025-09-21 绿松石 7074浏览
  • 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玉器类别丰富多样,涵盖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各类玉石商品。对于玉器爱好者、收藏者以及普通消费者而言,了解淘宝玉器类别的分类和专业数据至关重要。本文将基于全网搜索的专业内容,
    2025-09-21 玉器 6626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