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1895年-1951年),江苏江阴人,民国时期著名画家,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等画种。其画风独特,气韵生动,被誉为“民国画坛巨匠”。

李逵自幼聪明好学,十多岁时开始学画,师承于早期上海的文星塾创始人黄宾虹。在黄宾虹的指导下,李逵勤奋苦学,不断探索自己的艺术路线,不断磨练技艺。黄宾虹对李逵的画艺极为赞赏,曾称赞他“画展眉宇,笔下飒爽,汉唐人气”。在黄宾虹的影响下,李逵渐渐转向以意境为主,追求画面的超脱与美感。
民国时期,中国正处在一种历史性转折期,时局动荡,战争连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逵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笔下的山水风景丰富多彩,不仅有雄浑壮阔的北方山峰、长河悠悠,还有温婉秀丽的江南水乡、山泉清澈。他笔下的花鸟画则更显得清新脱俗,栩栩如生的花鸟,威风凛凛的牡丹、梅兰竹菊,与他那沉静的心境相辅相成,散发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此外,他的人物画也十分出色,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气韵生动,相较于别的画家更显得富有生命力。
李逵对于艺术的追求一直十分执着,在他的艺术生命中,他一直在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挑战自己。他的作品多次受到中外文艺评论界的高度评价。1932年,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的威廉•约翰•亨德里克访问李逵画坊,看到画家的作品后,非常惊叹:“吾未见过如此精美之画!”1947年,他的作品《柳树聚鹤》被选入法国国家博物馆“华人艺术展览”并获得金牌。
然而,李逵的一生并不平坦。国共内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也对李逵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9年,他被蒋介石邀请赴台湾,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前往片刻。随着国共内战的胜利,1949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府被迫撤退至台湾,这使得李逵的艺术生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1951年,李逵因病去世,年仅56岁。
李逵的一生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虔诚之心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不断地探索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在民国画坛上拥有很高的声望。他的艺术成就,也得到了国内外文艺评论界的公认。李逵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个巨匠,他的艺术风格和作品都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代表着中国民间艺术的最高水平,他的艺术成就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