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火山奇石是中国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特有的地质奇观,形成于约1亿年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火山喷发活动,属于长白山火山带的延伸部分。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漫长的风化侵蚀过程,造就了形态各异、纹理丰富的火山岩石群,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主要类型与特征
1. 玄武岩柱状节理石
由火山熔岩冷却收缩形成的六棱柱状结构,断面呈蜂窝状排列,高度可达10米以上。典型代表为青山沟景区的"石柱林",其规则几何形态堪比英国巨人堤道。
2. 火山弹与熔岩流遗迹
含气孔构造的玄武岩中可见纺锤形火山弹,直径多在20-50厘米之间。黄椅山地质公园保存有完整的绳状熔岩、渣状熔岩序列,局部可见熔岩隧道。
3. 火山凝灰岩风化奇石
火山灰沉积形成的凝灰岩经差异风化后,产生"风动石""蘑菇石"等造型,部分岩石表面呈现清晰的火山碎屑层理构造。
4. 矿物共生标本
局部区域可见方解石、沸石、玛瑙等次生矿物填充气孔,形成独特的矿物组合,具有矿床学研究价值。
二、科学价值
记录了环太平洋构造带东段的古火山活动历史,为研究郯庐断裂带演化提供重要剖面。
柱状节理的发育程度反映古气候环境,其走向可推断熔岩流动方向。
火山机构保存完整,包含火山口、火山颈等典型地貌单元。
三、文化应用
清代起即作为园林赏石,北京故宫御花园现存宽甸火山石构件。当代广泛应用于:
景观石材:抗风化性强,常用于高端园林造景
文创产品:制作茶盘、镇纸等工艺品
地质研学:列入辽宁地质遗迹保护名录
四、保护现状
2017年设立"宽甸火山群国家级地质公园",核心保护区面积32平方公里。重点保护火山地质剖面、典型火山岩相带及地貌景观,禁止商业性开采。每年6-10月为最佳考察期,建议沿丹集线(丹东-集安)公路沿线系统考察。
该区域与朝鲜境内的鸭绿江火山群存在成因联系,未来可开展跨国对比研究。2021年发现的新火山颈构造,进一步丰富了东亚火山带的类型学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