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古币 >> 百科详情

顺治通宝背上福古币项链

2025-11-11 古币 责编:奇石百科 6679浏览

顺治通宝背上福古币项链是一种以清代顺治年间铸造的铜钱为设计灵感的珠宝饰品,其核素为“顺治通宝”钱背带有“福”字的特殊版式。此类项链不仅承载了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融合了现代首饰工艺的美学价值,成为兼具历史意义与装饰功能的收藏品。

顺治通宝背上福古币项链

一、顺治通宝的历史背景

顺治通宝是清朝顺治帝(1644-1661年在位)在位期间发行的官方货币,由户部中央钱局铸造,流通范围覆盖全国。其铸造时间集中于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八年(1644-166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以汉字“通宝”命名的铜钱,标志着清代货币制度的统一。

顺治通宝的铸造量庞大,但因年代久远及历史战乱,现存传世品极少。根据《中国钱币大辞典·清时期卷》记载,顺治通宝的铸造分为五种形式:顺治一式(仿明朝旧制)、顺治二式(钱背加铸满文)、顺治三式(钱背加铸汉文纪局)、顺治四式(钱背加铸“一厘”字样)和顺治五式(钱背加铸“福”“禄”“寿”等吉祥文字)。其中,“背上福”这一特殊版式属于顺治四式或五式的衍生形态。

铸造时期 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八年(1644-1661年)
铸造机构 户部中央钱局及各省局
材质 黄铜(含铜、锌、铅合金)
直径 约24-26毫米
重量 约3.5-5克
面文 “顺治通宝”四字篆书
钱背文字 “福”字(少数为“禄”“寿”等字)

二、“背上福”版式的特殊性

“顺治通宝背上福”版式的出现与清代初期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1. 铸造背景

顺治年间,清政府为巩固政权,推行“顺治通宝”统一货币制度,但因财政困难和地方局铸钱差异,导致钱背文字出现多样化现象。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顺治四年(1647年)后,钱局开始在铜钱钱背加铸纪年、纪值或吉祥文字,其中“福”字版式因寓意吉祥,成为部分地区流通的特殊形态。

2. 现存稀缺性

“背上福”版式的顺治通宝存世极罕,据中国钱币博物馆统计,全国现存完整“福”字版顺治通宝不足200枚,且多数为残损品。其中,背“福”字的铜钱因铸造工艺特殊,常被视为“吉钱”或“镇宅钱”。

三、古币项链的设计与工艺

以“顺治通宝背上福”为原型的项链多采用仿古工艺与现代珠宝设计结合,主要涵盖以下特点:

1. 材质选择

传统仿古款式多使用青铜、黄铜或仿古铜合金,表面经氧化处理呈现古旧铜绿;现代工艺则采用电镀金/银、钛钢等材质,既保留古币原貌又提升耐用性。

2. 工艺技术

项链制作需经过以下流程:

工艺步骤 技术要点
原型复制 采用3D扫描与模具铸造技术,还原古币纹路细节
表面处理 古币风格需通过酸洗、盐雾等化学工艺模拟历史痕迹
镶嵌工艺 采用环氧树脂或蓝宝石玻璃封装,确保文物安全
链条制作 多使用925银或316L不锈钢,符合现代首饰标准

四、市场价值与收藏属性

“顺治通宝背上福”古币项链的定价体系与古币本身价值密切相关。

古币等级 市场估值() 流通数量
普通仿制品 50-200元/枚 年产量约5000-10000件
手工定制款 500-2000元/件 年产量约500-1000件
原版古币 10万-50万元/枚 存世量不足200枚

作为收藏品,此类项链具有多重价值:文化价值(展现清代货币制度)、历史价值(承载明末清初社会变迁)、艺术价值(篆书书法与铸造工艺结合),以及潜在的投资价值。根据中国嘉德拍卖行2023年古钱币专场数据,背“福”字顺治通宝的拍卖成交率高达67%,平均溢价率超过200%。

五、文化符号与现代应用

“福”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好运与长寿,常被用作护身符或祈福符号。顺治通宝背上“福”字的设计,既包含道教“福寿双全”的寓意,也与汉族民间“压岁钱”传统相呼应。

现代古币项链的创作延伸了这一文化符号,设计师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其观赏性:

  • 将铜钱与天然玉石、翡翠等材料组合,体现传统工艺
  • 通过微雕技术在金属链体上复刻顺治通宝纹样
  • 采用开放式设计,便于佩戴者佩戴时与古人对话

六、鉴别与保养要点

购买此类项链需注意以下鉴别标准:

  • 文字清晰度:真品“福”字笔画流畅,无模糊或重叠
  • 铜质色泽:真品呈现自然氧化铜绿,仿制品易出现过度做旧
  • 铸造痕迹:真品有手工铸造的粗糙感,机铸品则更规整

保养建议:

  • 避免接触香水、化妆品等腐蚀性液体
  • 定期用软布擦拭,防止氧化层脱落
  • 存放在干燥处,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

七、相关延伸内容

与“顺治通宝背上福”相关的藏品还包括:

  • 顺治通宝背“制”钱:表示钱局名称的特殊版式
  • 顺治通宝背“一厘”钱:体现货币面值的记号
  • 顺治通宝母钱:用于铸造的样钱,价值远高于流通钱

此外,清代铜钱文化衍生出大量相关民俗用品:

类型 用途 代表文化
铜钱牌 护身符、物 道教法器文化
铜钱摆件 家居装饰 风水文化
铜钱邮票 文化创意产品 钱币收藏与文创结合

从历史研究角度看,顺治通宝背上福钱币为学者提供了研究清代早期货币制度满汉文化融合的实物依据。其存在的“福”字可能与当时各地钱局的地方信仰祈福习俗有关,值得进一步学术探讨。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如何准确鉴别古币是否为银币,是收藏爱好者与文物研究者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银币作为古代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涉及材质分析、工艺判定、历史背景等多维度内容。本文将从专业角度解析检测流程,并附上结构
    2025-10-30 古币 8242浏览
  • 钟祥古币回收价格查询表是古玩爱好者和收藏者了解市场行情的重要工具。钟祥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便是商贸重镇,出土的古币种类繁多,包含从汉代到民国时期的多种钱币。本文将从钟祥古币的
    2025-10-29 古币 829浏览
栏目推荐
  • 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中,货币不仅是交易媒介,更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见证。"四文钱古币"作为古代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使用场景往往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四文钱"为例,若将其用于购买"螃
    2025-10-09 古币 6583浏览
  • 古币字体有哪些种类和名称古币字体是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名称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书写艺术风格,还承载着历史、政治、经济等多重信息。研究古币字体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字演变、铸造工艺及社会背
    2025-10-09 古币 8547浏览
  •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古币研究逐渐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古币作为历史文物的重要载体,其背面文字往往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满文作为清代官方文字,在部分古币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本文将围绕古币背面满文
    2025-10-09 古币 7159浏览
全站推荐
  • 济南文玩市场在哪是许多收藏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关心的问题。作为山东省会城市,济南不仅以“泉城”闻名,其文玩市场也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历史底蕴而备受关注。本文将系统梳理济南文玩市场的分布情况、品种特点、历
    2025-11-08 文玩 6172浏览
  • 纪念币微缩印技术作为现代造币工艺的核心突破,融合了精密机械、光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的创新成果。本文通过结构化数据与专业分析,系统阐述该技术的原理体系、实现路径及行业应用。一、技术原理与实现路径微缩印技术通
    2025-11-08 纪念币 7847浏览
  • 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钱币体系延续了中国传统的方孔圆钱形制,但因皇帝年号不同而形成多样的钱币风格。正确识别清朝古币的年号对于古币研究、收藏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专业结构化数据和系统
    2025-11-08 古币 3639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