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行邮票的地方
邮票作为邮资凭证和微型艺术品,其发行权通常由国家邮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行使。在我国,邮票发行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历史传承性,主要机构历经变迁,形成了现今以中国邮政为核心的管理与发行体系。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是当前中国大陆地区邮票发行的主体。其旗下的中国邮政邮票发行部具体负责邮票的选题、设计、印制、发行等全流程工作。邮票的印制则主要由隶属中国邮政的专门印厂承担,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邮票厂,此外河南、辽宁等地也有承印能力。所有计划内发行的邮票信息,最终都会通过中国邮政的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布。
回顾历史,中国的邮票发行机构经历了复杂的演变。清代于1878年由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96年,正式成立“大清邮政官局”。中华民国时期,则由中华邮政负责。新中国成立后,邮票发行工作先后由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管理。在1998年邮电分营后,国家邮政局成为主管单位。2018年新一轮机构改革后,行业监管职能移交至国家邮政局(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局),而邮票发行等经营职能则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承担。
除了中国大陆的主要发行体系外,中国的其他两个特别行政区也依照“一国两制”的方针,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自行发行邮票的权力。
香港邮政是香别行政区的邮政机构,自1997年回归后,开始以“中国香港”为铭记发行各类邮票,其设计独具特色,深受集邮者喜爱。
澳门邮政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邮政机构,自1999年回归后,以“中国澳门”为铭记发行邮票,其题材 often 融汇中西文化,别具一格。
台湾地区(中国的省份)目前由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台湾邮政管理局”)发行邮票,邮票上标示“中華民國郵票”字样。
以下表格简要梳理了中国主要邮票发行机构的历史与现状:
发行主体/地区 | 管理机构 | 邮票铭记 | 起始年份 | 备注 |
---|---|---|---|---|
中国大陆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邮政 | 1949年 | 新中国邮票发行主体 |
香别行政区 | 香港邮政 | 中国香港 | 1997年 | 回归后开始发行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澳门邮政 | 中国澳门 | 1999年 | 回归后开始发行 |
台湾地区(中国省份) | 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 | 中華民國郵票 | 1945年(光复后) | 地方性邮票发行 |
邮票的发行绝非简单的印刷,而是一个严谨的系统工程。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环节:首先是选题论证,由中国邮政根据国家方针、社会热点、历史文化等因素拟定年度发行计划;其次是设计创作,邀请著名艺术家或设计师进行图稿创作;然后是印制生产,采用胶版、雕刻凹版等多种印刷工艺,确保邮票的精美与防伪性;最后是发行销售,通过全国各地的邮政网点、集邮网厅等渠道面向公众发售。每一枚邮票都堪称是“国家名片”,方寸之间展现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科技与成就。
对于广大的集邮爱好者而言,了解邮票的发行地、发行背景以及发行机构是深入这门爱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邮票的收集与分类,更关系到对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深刻理解。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及香港、澳门邮政发行的邮票,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邮票”大家庭,是世界集邮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