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49年10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两国曾发行过多种纪念币,其设计特点与历史背景如下:
1. 材质与规格
纪念币多采用铜镍合金或贵金属(如银质),直径通常在30-40毫米之间。早期版本因工艺限制,图案较为简洁,后期则加入精细的浮雕与彩印技术。
2. 图案元素
- 正面:常见与金日成肖像并列,或两国国旗交叉图案,辅以“中朝友谊万古长青”等铭文。
- 背面:多刻有建交年份(1949)、纪念文字及平壤或北京的地标(如凯旋门、天安门)。
3. 发行背景
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为纪念币发行高峰期,反映两国在抗美援朝战争后的紧密关系。部分特殊版本为纪念互访或重大条约签署而发行。
4. 市场价值
早期稀有版本(如1953年停战纪念币)在收藏市场价可达数千美元。需注意鉴别真伪,官方发行品通常带有中国人民银行或朝鲜中央银行标志。
5. 文化意义
这些纪念币不仅是历史见证,也体现了两国意识形态的共鸣。部分设计元素(如稻穗、齿轮)象征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目标。
6. 技术细节
现代再版纪念币采用激光全息防伪,边缘微刻编码。朝鲜发行的版本有时会加入独特的暗记,如“조선”(朝鲜)的缩写字母隐藏于图案中。
目前,中国境内流通的纪念币需通过特许机构购买,而朝鲜版本则多作为外交礼品流出,市场流通量极少。收藏时建议参考《中国现代纪念币目录》或国际钱币评级机构(如PCGS)的认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