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汉生(1946-2022),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是当代紫砂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器物造型、陶刻装饰、书画结合等方面具有独特造诣,其作品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水准。

一、艺术成就与创作特点
1. 造型创新:突破传统紫砂壶形制,首创"汉方提梁"等新颖器型,将青铜器元素与紫砂工艺结合。
2. 陶刻技艺:开创"双刀正入法"刻绘技法,刀法遒劲爽利,书画刻绘可达毫厘之精。
3. 文人壶代表:擅长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融于壶体,作品具有鲜明的文人艺术特征。
4. 材质研究:对紫砂泥料配比有独到研究,创制"朱砂紫泥"等特殊肌理效果。
二、代表作品
《百寿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千禧千寿瓶》(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心经六方壶》
《汉方提梁壶》
《凌云劲竹壶》
三、技艺传承体系
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艺
师从吴云根、任淦庭等紫砂七老
培养出范建军、黄自英等省级工艺大师
建立"石庐陶艺"工作室传承技艺
四、学术贡献
2006年出版《石庐陶艺》专著
2013年主持制定紫砂陶刻行业标准
多次赴海外进行紫砂文化学术交流
五、市场与收藏
作品连续12届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展
拍卖纪录:2018年《提梁》以287万元成交
国家评定其作品为"现代紫砂艺术品重要断代标尺"
沈汉生的艺术创作将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设计语言有机结合,其提出的"紫砂器皿五美标准"(泥美、形美、工美、饰美、用美)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七十余年的艺术实践,推动了紫砂艺术从传统工艺向现代艺术表达的转型,其作品被学术界视为研究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