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纪念币边缘粗糙现象主要涉及铸造工艺、材质特性和流通磨损等多方面原因:
1. 模具精度问题
纪念币在压印过程中,模具的磨损或加工精度不足会导致边缘毛刺。特别是泰山币采用异形设计(圆角正方形),边缘转折处更容易因模具对位偏差产生金属堆积。2019年发行的泰山币作为"双遗系列"首枚异形币,生产初期工艺调试可能不够完善。
2. 喷砂工艺的副作用
部分纪念币为增强图案立体感会进行喷砂处理,高速砂粒冲击可能导致边缘局部金属变形。泰山币主题图案中"南天门""十八盘"等细节需多层次喷砂,可能影响边缘光洁度。
3. 材质特性影响
泰山币使用黄铜合金(铜锌材质),其延展性虽优于材质,但在冲压过程中更容易产生飞边。尤其异形币冲裁时,边缘应力集中区域可能出现微观裂纹。
4. 后期处理不彻底
造币厂通常会对钱币进行滚筒抛光,但泰山币5元面额属于普制币,与精制币相比表面处理工序较少。部分产品可能存在去毛刺不彻底的情况。
5. 流通中的二次损伤
实物兑换过程中频次较高的清点、包装操作会导致边缘磕碰。泰山币发行量1.2亿枚,大量拆卷流转会加剧边缘磨损。观察未开封原卷币可区分原始工艺缺陷与后天损伤。
6. 特殊版别现象
部分藏友反映南京造币厂与沈阳造币厂生产的版本存在边缘质量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厂区的模具维护周期或压印参数设置有关。
钱币边缘状态是鉴别真伪的要素之一,但需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中国人民银行对普通纪念币的工艺标准允许轻微瑕疵存在,若边缘粗糙伴随图案模糊、厚度不均等情况,则需警惕可能。泰山币作为文化遗产题材,其工艺探索为后续武夷山、黄山等异形币提供了技术改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