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紫砂壶初次使用前需经过系统处理,以确保去除杂质、优化透气性并延长使用寿命。以下是专业处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开壶准备
检查壶体是否有运输残留的紫砂粉末或窑灰,用软毛刷轻扫内外壁。
观察壶身有无细微裂纹(可用放大镜辅助),注水后倒置检查壶盖气密性。
2. 深度清洁
先用50℃温水浸泡12小时,软化残留窑火气。高矿料壶可延长至24小时。
换用沸水淋冲时,采用"三浇三停"法:浇淋30秒后停2分钟,循环三次促进气孔扩张。
3. 除味处理
老豆腐煮壶法:将豆腐切成壶身1/3容积大小,冷水下壶文火慢煮2小时。豆腐中的植物蛋白可吸收重金属残留。
甘蔗提香法:新鲜甘蔗切段与壶同煮1小时后,自然冷却至隔夜。糖分能形成保护膜并去除土腥味。
4. 茶叶养壶
选择与将来常用茶同类的低档茶(如养红茶壶用红碎茶)进行初养。茶水煮沸后转小火维持20分钟。
普洱茶壶建议重复煮茶3次,每次更换新茶。绿茶壶则需控制煮茶时间在15分钟内。
5. 细节保养
煮壶过程需全程监控水位,避免干烧。朱泥壶要特别注意骤冷骤热可能导致惊裂。
处理后用纳米纤维布擦拭,存放于通风陶罐中阴干3天再正式使用。
专业提示:明清古法开壶需7天周期,现代工艺改良后可缩短至2天。段泥壶建议单独使用,避免吸附深色茶汤。部分当代工艺师作品采用无釉电窑烧制,可直接温水冲洗后使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理茶渣,避免产生"茶山"影响透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