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及其书法特点如下:
1. 王羲之(东晋)
- 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黄庭经》、《十七帖》。
- 特点:以行书闻名,笔法灵动飘逸,结构自然和谐,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尤其体现"中和之美",章法错落有致,点画俯仰生姿。其楷书(如《黄庭经》)亦有晋人尚韵之风,圆润含蓄。
2. 颜真卿(唐)
- 代表作:《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颜勤礼碑》、《多宝塔碑》。
- 特点:楷书雄强浑厚,笔画横细竖粗,转折顿挫明显,开创"颜体";行书《祭侄文稿》情感激越,枯笔飞白尽显悲愤之气,被誉为"情绪书法的巅峰"。
3. 柳公权(唐)
- 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 特点:楷书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玄秘塔碑》笔画瘦硬挺拔,中宫收紧,凸显唐楷法度森严之美。
4. 欧阳询(唐)
- 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
- 特点:楷书险劲刻厉,法度森严,《九成宫》被誉为"楷法极则",结字内紧外松,斜画紧结;行书《梦奠帖》亦带隶意,峻利方劲。
5. 张旭(唐)
- 代表作:《古诗四帖》(传)、《肚痛帖》。
- 特点:狂草代表人物,笔势连绵恣肆,打破字间界限,以"屋漏痕"笔法表现自然意象,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6. 米芾(宋)
- 代表作:《蜀素帖》、《苕溪诗帖》。
- 特点:行书"八面出锋",笔法跳跃多变,自称"刷字"。《蜀素帖》因绢帛质地而生涩劲健,结字欹侧,章法疏密对比强烈。
7. 赵孟頫(元)
- 代表作:《洛神赋》、《胆巴碑》。
- 特点:复兴晋唐传统,楷书融行意,圆润秀逸("赵体");行书结字宽博,笔意连贯,体现"复古"主张。
8. 董其昌(明)
- 代表作:《杜甫醉歌行诗卷》、《草书诗卷》。
- 特点:崇尚淡雅,用笔虚灵,墨色层次丰富,行草疏朗空灵,主张"生秀古淡"的禅意美学。
9. 王铎(明末清初)
- 代表作:《草书诗卷》、《临谢安帖》。
- 特点:以"涨墨法"打破笔形束缚,草书气势磅礴,轴线摆动剧烈,开创明清大写意书风。
扩展知识:
唐代尚"法",宋代重"意",元代倡"复古",明清则多元并存,碑学兴起。
"永字八法"概括楷书基本笔画,而"锥画沙""印印泥"等术语揭示书法与自然的关联。
书法审美常以"神、气、骨、肉、血"五要素品评,如苏轼评颜真卿"细筋入骨如秋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