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古玩鉴定主要依赖以下几种专业设备和科技手段,结合传统经验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1.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
用于检测古玩的元素成分,适用于金属、陶瓷、玻璃等材质。通过分析材料中的元素含量,可判断年代和真伪。例如,青铜器的铜锡铅比例与不同时期工艺特征相符性分析。
2. 红外光谱仪(FTIR)
主要鉴定有机材质(如书画、漆器、纺织品)的老化程度及材料类型。通过分子结构分析,可识别现代合成材料与古代天然材料的差异。
3. 拉曼光谱仪
适用于矿物类古玩(如玉器、宝石)的分子结构检测,能辨识人工处理痕迹,例如翡翠的染料或填充物。
4. 热释光测年仪(TL)
针对陶瓷器,通过测量材料最后一次受热后的辐射量确定烧制年代,误差范围在±10%-15%,但属于有损检测(需采样)。
5. 3D扫描与显微技术
高精度3D建模可分析器物表面的加工痕迹,如青铜器铸造范线、瓷器修胎工艺。数码显微镜(200-1000倍)能观察颜料层叠、包浆风化等微观特征。
6. 紫外荧光灯(UV灯)
简单快速的辅助工具,用于检测修补痕迹或现代化学品残留。例如,瓷器修复部位在紫外线下常显现异样荧光。
7. 数据库比对系统
部分机构建立古玩材质、纹饰数据库,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对比真品特征,但需结合人工校验。
注意事项:
设备鉴定需由专业机构操作,结果仅作参考。例如瓷器釉面成分可能因埋藏环境变化而产生数据偏差。
传统鉴定中,专家仍重视目鉴经验,如书画的笔触、铜锈的层次感等难以量化的细节。
目前暂无单一设备能完全替代人工,综合多种技术手段+历史文献考证才是可靠方法。
国内权威机构包括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国家文物局出境鉴定站等,部分大型拍卖行亦配备实验室。民间鉴定需谨慎选择有资质的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