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串古玩名称及其相关知识点:
1. 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是热带植物黄藤的种子,表面分布均匀的黑点如繁星,芽眼如月,故称“星月”。分为顺白籽、阴皮籽、陈籽等,盘玩后会逐渐变红、变黑,包浆厚重。原产地以海南籽品质最佳。
2. 金刚菩提
分大金刚(尼泊尔产)和小金刚(印尼产),瓣数从1瓣到21瓣不等,五瓣最常见。纹路分盘龙纹、梅花桩、鬼脸等,讲究“肉度”饱满。需定期刷油防裂,玉化后呈枣红色。附带“无裂不金刚”一说。
3. 凤眼菩提
因芽眼形似凤眼得名,尼泊尔产的正圆小凤眼(直径≤12mm)最珍贵。西藏老凤眼表面有藏传佛教使用的朱砂痕迹,皮质分化枣红与姜黄两种,盘玩忌汗渍。
4. 沉香木手串
分“土沉”“水沉”“倒架”等结香方式,油脂线是鉴别要点。星洲系(印尼、马来)味道浓郁,惠安系(越南、海南)清香带凉意。奇楠是沉香中的顶级品类,油脂呈软丝状。
5. 黄花梨手串
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纹路有鬼脸、对眼、X纹,油性足;越南黄花梨纹路较散。新料偏黄,老料呈紫褐,荧光感强。黎族传统称“糠梨”“油梨”以区分密度。
6. 小叶紫檀
印度迈索尔老料最佳,牛毛纹、金星(矿物质沉积)是特征。氧化后从橘红变深紫,冒充品多用血檀(颜色偏橙、棕眼直)。清代宫廷称“紫檀无大料”。
7. 绿松石手串
湖北十堰矿口分云盖寺高瓷蓝、丫角山果冻料等。原矿需区分“沁胶”“注胶”优化手段,铁线分布以乌兰花为贵。藏式老松石伴生红珊瑚、蜜蜡。
8. 南红玛瑙
保山料胶质感强多裂,凉山九口料颜色艳丽。柿子红、冰飘、火焰纹是主流品类,战国红实为阜新玛瑙。清代云南矿口现已绝矿。
9. 蜜蜡手串
分矿珀(缅甸、抚顺)与海漂料(波罗的海)。鸡油黄、白蜜蜡、金绞蜜是常见种类,老蜡有开片风化纹。紫外线照射下荧光反应可用于鉴别。
10. 水晶类
- 钛晶:发丝状金红石包裹体,号称“水晶之王”
- 碧玺:西瓜碧玺为双色,帕拉伊巴是顶级电光蓝
- 发晶:内含金红石或阳起石,以顺发为佳
11. 特殊材质
- 嘎巴拉:藏传佛教人骨法器,需分辨真假
- 天珠:至纯九眼天珠价格过亿,现代多用蚀花玛瑙仿制
- 虬角:清代将海象牙染翠绿色替代翡翠
12. 佛教七宝
不同经典记载有差异,通常包含、玛瑙、琉璃、珊瑚等。汉传佛教多用,藏传偏爱蜜蜡、天珠。
手串价值评估需综合材质、工艺、文化背景,如清代朝珠讲究108颗配隔珠、佛头、背云。现代文玩市场还出现“库克”“血”等新品类,但需注意部分品种涉及濒危物种贸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