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金正的书法作品融合了深厚的传统功底与独特的个人风格,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笔法精到,力道雄浑
仕金正擅长运用中锋行笔,线条凝练有力,尤其在楷书和行书中体现明显。他的起笔藏锋含蓄,收笔果断利落,转折处多用方笔,形成峻拔之势。代表作《赤壁怀古》中,以颜体为基底,融入魏碑的筋骨,字字如铁画银钩。
2. 章法疏密有致,气韵生动
其作品注重整体布局的虚实对比,行距疏朗而字势连贯,如《兰亭集序》临本中,通过字组错落与墨色浓淡变化,再现了“遒媚相生”的意境。手卷作品常留白巧妙,题款与正文呼应,体现文人书法的雅致。
3. 碑帖交融的创作理念
仕金正深入研究汉隶《张迁碑》的朴拙之趣,在隶书创作中化用篆籀笔意,线条苍劲如“屋漏痕”。同时借鉴敦煌写经的灵动,使作品既有金石味又不失书写性。其对联“金石有声,文章不锈”可见一斑。
4. 文人精神与时代气息结合
他常书写自作诗文,内容多聚焦家国情怀或山水寄情。2021年创作的《黄河赋》长卷以狂草表现水流之势,枯笔飞白间暗含“民族脊梁”的隐喻,展现出对传统书法的现代诠释。
5. 教学体系的影响
作为书法教育家,仕金正提出“三阶训练法”(筑基-融通-化境),强调从《九成宫》的法度到《祭侄稿》的情性过渡。其理论著作《笔墨世纪》系统梳理了20世纪碑学流变,对当代书法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补充知识:仕金正早年师从海上书家潘伯鹰,后赴日本交流,作品中偶见假名笔法的节奏感。2019年故宫博物院曾举办其捐赠藏品展,其中明代王铎长卷题跋显示其鉴古眼光。近年探索大字榜书,在公共空间艺术中尝试书法与建筑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