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宾美术学院(全称圣彼得堡列宾国立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学院)的油画系虽然以油画教学为核心,但课程设置并不仅限于单一媒介。其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 多媒介基础训练
油画系学生在低年级需接受严格的素描、速写、构图等基础课程训练,强调对形体、空间、明暗的把握。素描教学贯穿整个学程,甚至高年级创作仍需提交素描稿审核,这是俄罗斯学院派的传统。
2. 材料技法的系统性
除油画颜料外,学生需掌握坦培拉、湿壁画、丙烯等传统与当代绘画材料技法。学院设有专门的材料工作室,研究从底料制备到古典多层画法的全套工艺流程。
3. 跨学科课程联动
油画系与雕塑系、建筑系共享部分课程,如人体解剖学、透视学、艺术史等。学生可能参与壁画修复、马赛克镶嵌等实践项目,这种交叉培养源于俄罗斯美术教育的"综合艺术"理念。
4. 写生教学的绝对地位
每年安排大量户外写生(пленэр),包括风景、建筑与人物组合写生。北方自然光研究、雪景表现等特色课程培养对自然色彩的敏感度,这与法国印象派外光画法形成对比。
5. 理论研究的深度要求
需完成艺术史专题论文,内容往往涉及油画技术史,如文艺复兴蛋彩画向油画的过渡、19世纪巡回画派材料创新等,技术分析与美学研究并重。
6. 当代艺术实验空间
高年级工作室提供数字绘画、混合媒介创作机会,但须在传统技法达标后方可申请。这种"先继承后突破"的教学逻辑体现学院对基本功的严格态度。
该体系源自19世纪契斯恰科夫教学法,强调"技术为思想服务"。毕业生通常具备从古典肖像到大型主题创作的全面能力,中国留学生徐悲鸿、全山石均受此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近年课程已加入策展实践、艺术市场等模块以应对行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