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书画秀
一、活动目标
1. 审美感知:引导幼儿观察中国书画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感受水墨画的意境与书法笔触的韵律。
2. 文化传承:初步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特色与工具(如毛笔、宣纸、墨分五色等),激发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3. 创意表达:鼓励幼儿通过模仿或添画,尝试用简单的笔墨表现自己的想象。
二、活动准备
作品选择:
- 国画:齐白石《虾》、徐悲鸿《马》、吴冠中的抽象水墨。
- 书法:楷书(颜真卿)、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工具材料:宣纸、水写布、毛笔、水彩颜料(替代墨汁)、调色盘。
环境创设:布置书画展台,搭配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10分钟)
- 提问互动:“你们见过毛笔写的字吗?画上的墨色为什么有深有浅?”
- 展示书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留白、飞白笔法等细节。
2. 欣赏与讲解(15分钟)
- 国画重点:讲解“写意”与“工笔”的区别,如《虾》的简洁线条表现动态。
- 书法重点:对比楷书的方正与行书的流畅,用肢体动作模拟运笔节奏。
- 拓展知识:墨分“焦、浓、重、淡、清”,配合视频演示水墨渲染效果。
3. 实践体验(20分钟)
- 分组活动:
- A组用湿水彩在宣纸上点染,体验墨色变化。
- B组用粗毛笔书写简单汉字(如“大”“山”)。
-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握笔姿势(“五指执笔法”)和“一笔画”趣味练习。
4. 分享与评价(10分钟)
- 幼儿展示作品,描述自己画中的内容(如“我画了下雨的线条”)。
- 教师点评创意点,避免技术性批评,强化参与感。
四、延伸活动
家庭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书画元素(如牌匾、扇面)。
区角投放:在美工区增设“水墨角”,提供拓印材料(树叶、藕片)进行肌理创作。
五、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追求“像”或“规范”,侧重幼儿对笔墨趣味的体验。
提醒幼儿注意毛笔握姿,防止颜料沾染衣物。
通过书画秀活动,幼儿能在水墨晕染间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为后续的创造性表现奠定基础。中国书画讲究“意在笔先”,幼儿的稚拙笔触恰恰呼应了艺术的本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