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民国时期人物画家作品丰富,涵盖海派及其他重要画家,以下为代表性人物及其艺术特点:

1. 吴昌硕(1844—1927)
虽以金石篆刻和花鸟画闻名,但其人物画亦具古拙之意,线条苍劲,融合书法笔意。上海博物馆藏有其《佛像图》等作品,体现晚年粗犷风格。
2. 王一亭(1867—1938)
海派代表人物,擅长佛教题材及写意人物,受任伯年、吴昌硕影响。作品《布袋和尚图》以泼墨技法表现人物神态,兼具民俗趣味与禅意。
3. 冯超然(1882—1954)
工笔与写意兼长,人物画师法唐寅、仇英,注重线描精细与设色典雅。上海博物馆藏其《仕女图》可见传统文人画修养。
4. 郑午昌(1894—1952)
《人物图》等作品融合文人画与西画透视,构图新颖,曾任上海美专教授,理论著作《中国画学全史》影响深远。
5. 丰子恺(1898—1975)
虽以漫画著称,其毛笔人物画简练传神,表现市井生活与佛家哲理,如《护生画集》系列,充满人文关怀。
补充背景:
民国时期上海成为艺术中心,受西方素描、解剖学影响,人物画突破传统程式,如徐悲鸿(虽以水墨改革为主)倡导写实主义。海派画家则延续市民审美,题材贴近生活,市场化程度高。此外,张大千、傅抱石虽非长期居沪,但其人物画(如张大千的敦煌临摹)对上海画坛亦有渗透。
上海博物馆的书画常设展及特展中,常轮换展出这些作品,可结合《上海绘画全集》等文献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