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蓝和田玉确实产自新疆,具体属于和田玉的且末料范畴。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产地归属
且末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属县,位于昆仑山北麓,为和田玉三大原生矿带之一(另两处为若羌、于田)。且末料以糖白玉闻名,而"且末蓝"是近年来市场对且末产带蓝色调青玉的商业称谓,属和田玉青玉变种。
2. 地质特征
且末蓝的蓝色调源于透闪石矿物中铁元素的特定赋存状态,叠加围岩中的阳起石、石墨等矿物致色。其质地通常呈油脂光泽,结构致密,常见细脉状或点状糖沁,与若羌黄口料、于田白玉形成明显地域差异。
3. 市场现状
目前新疆且末矿区的蓝调青玉产量有限,市场多见俄料、青海料仿品。真品且末蓝需满足:① 具有新疆料典型的毛毡状结构;② 可见且末料特征的金沙状包裹体;③ 颜色为灰蓝基底而非艳蓝色。
4. 鉴定要点
国家标准(GB/T 38821-2020)规定,和田玉须为透闪石含量>98%的矿物集合体。且末蓝的检测数据需显示:折射率1.61-1.62,密度2.95-3.17g/cm³,方解石含量低于1.5%方符合新疆和田玉特征。
5. 历史文化
且末矿开采史可追溯至汉代,《汉书·西域传》载"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源出焉,多玉石"。且末蓝作为新兴品种,其价值评估需结合玉质纯净度、工艺完成度综合判断。
需注意,部分商家将青海蓝调青玉冠以"且末蓝"名号销售,消费者应索要正规检测机构的矿物成分报告。新疆且末蓝与青海蓝调青玉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可见典型新疆料的浑厚老熟感,后者多具水透特征且结构更显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