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国画系不会国画是可行的,但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关键因素和应对策略:
1. 院校考核要求差异
部分院校(如中国美术学院)的初试可能侧重素描、速写等造型基础能力,国画创作并非硬性门槛。但复试通常要求提交国画作品或现场创作,需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考试大纲。
2. 速成基础的必要性
即使零基础,也需要在短期内掌握笔墨技法核心:
- 线描训练:临摹《八十七神仙卷》或宋人小品,强化中锋用笔控制力
- 没骨与写意:从齐白石蔬果小品入手,理解"墨分五色"的层次表现
- 构图法则:研究"三远法""留白"等传统画面构成原理
3. 文化素养的弥补
国画专业常考查:
- 古代画论(如《林泉高致》《古画品录》选段解读)
- 书法功底(楷书或行书临摹能力)
- 古典文学常识(题画诗、文人画思想渊源)
4. 备选策略
- 选择开设"实验水墨"方向的院校(如中央美院都市水墨工作室),对传统技法要求相对灵活
- 准备跨媒介作品集:当代艺术创作中涉及传统元素转化的装置、影像等可展示艺术思维
5. 风险预警
需注意部分老牌院校(如浙江画院合作培养项目)仍坚持"以古开新"的教学体系,要求入学前具备工笔或山水画基础。建议提前联系在校生获取历年考题实录。
对真正热爱者,半年针对性训练可达参展水平。关键要建立传统审美认知体系,而非单纯技法模仿。宋代画院选拔也常以诗意命题考验创造性转化能力,当代教育更看重潜在的艺术感知力。